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3)02-0064-07 全球化带来的一种多元转变正日益将人们裹挟其中,欲置之度外而不能。这种转变的一个鲜明标记,就是“时空凝缩”(大卫·哈维)。一方面,日臻完善的现代信息技术消弭了地域的阻隔与断裂,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似乎正应了古希腊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那句名言:一切皆流[1](p.1);另一方面,现代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距离关系,人们的互动不再受制于必然“到场”这一条件,“缺场”的联系同样变得习以为常[2](p.114)。“时空凝缩”内蕴着一种演绎:全球化是“在场”与“缺场”的交叉,是“相距遥远”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本土的具体情境的交织,是时空穿越和脱离了必然在场这一先决条件后社会关系的重构与人际互动的重组。作为这一演绎的逻辑结果,有学者试图用“全球场域”的理念代替通常使用的“全球体系”[3](p.115)。 置于“全球场域”开放、动态的时空视野,教育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种“在场”与“缺场”的交叉,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在场”与“缺场”交叉,这是一种常常不为人关注的“在场”与“缺场”交叉。这就是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希冀进场,却被排除场外;虽在场内,却不被场内接纳;表面在场,实际并不在场;物理场的在场,意义场的不在场。由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是: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如何?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如何体现? 一、弱势群体——阳光下的隐匿 1.微根末节上跳动着时代脉搏 不知道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清晰度,能否达到感觉饥饿那样的清晰?那是一种真实而具体的饥饿——既不是接受扁桃体手术者不能进食的人为饥饿,也不是正在节食瘦身者故弄玄虚的饥饿[3](p.115),生存处境应该是一种真真切切、伸手可触的感受!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自我的生存处境是不言说或不便言说乃至不知如何言说的。同样,在教育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这样自问:我是弱势群体吗?我怎么是弱势群体的?为什么我是弱势群体?但这种抽象话语的变式却可能常向心灵发问: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我们能感觉到人们手里总捏着一把尺子,度量着不同的人的不同地位、身份,不同成就、资本以及家庭、社会的关联,再抽出相应的标签一一标定。也许,“蹲下身来看孩子”这种教育眼光的下移,恰恰缘于我们对孩子太多的俯视、歧视和贬损。不幸的是,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就连被俯视也无法拥有!他们是一个被遗忘、被无视和被漠视的群体。 诚然,教育中的强势弱势、中心边缘,可以说是某种客观存在,表明的都是一种特性与个性,正体现了教育的多元与多样。问题是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陌生的人为划分和刻意固化,往往形成强势弱势、中心边缘之间的坚壁区隔和过于冷漠,且在强势与中心、弱势与边缘之间轻而易举地划上等号。而那些占据中心的人也“已经确立”了自身对资源的控制权,使他们得以维持自身与那些处于边缘区域的人的分化[4](p.222)。 对此,人们会表现出种种不平,但却很少去追问:为什么教育中的边缘化现象与弱势群体值得关注?为什么强势弱势、中心边缘总要变成一种实质上的认可而固定下来?是什么制造了这种等级化的教育空间?教育通过什么样的排除系统将弱势群体排斥在外?…… 康德曾说:“对于人类进步的可预见性特征,我们不应只从那些伟大事件中去寻找,而应到那些更为不显赫、更难以察觉的事件中去搜索。”这种“搜索”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中体现得相当出色。他不是把眼睛总盯在那些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主题上,恰恰相反,而是善于从一些被人忽略了的微根末节上去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他的研究对象虽然都是些被称为越轨行为的社会边缘现象,但透过这些,却让人们真切触摸到了时代的印记。 学校场域中的弱势群体是那种“更为不显赫、更难以察觉”的群体,在对他们生存境遇的关注中,我们难道不能触摸到一点时代跳动的脉搏?! 2.你很强,你也很弱 “弱势群体”本身就是一个丰富而开放的概念,它动态变化,而不是固化标定的。这也就是说,那些身处边缘,被俯视、被贬损、被遗忘、被漠视的弱势群体,只是常人眼中的“常态”弱势群体;那些成绩优秀者、那些公认的教育者、那些学校运作的管理者,同样可能被置于不利境地,成为与被他们标定的弱势群体相同的弱势群体;而那些看起来是弱势群体的,又可能并不是实际的或真正的弱势群体。这恰恰是一些为常人所忽略的、被误读和过度解释的、不断突变断裂的弱势群体! 一个值得警示的话题就是:你不一定在弱势群体之外! 这并非一种危言耸听、无所适从的人为制造,在不同的教育时空中,强势群体变为弱势群体的可能性的确存在;而若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说,这一话题何尝不能成为逼迫我们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个借口呢?!“弱势群体”不应作教育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窄化、固化的单一理解,而应作为一个较为宽泛、不断变化的开放性概念使用,它更多指涉的是“此时此地”处境不利的特殊群体,且可能涵包三种类型:一是被人们认定是弱势群体,实际也的确处于不利境地的群体;二是人们以为是弱势群体,但实际并非弱势的群体;三是人们眼中的强势群体,可能被置于或变为弱势群体。必须说明的是,所谓强势、弱势仅是相对而言,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某种状态呈现,并非固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