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语言的教育学意义

作 者:
宋晔 

作者简介:
宋晔,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博士生

原文出处:
教育评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外化,二者在形式上具有某种对应性。我们对语言逻辑性与精确性的要求,反映了对思维逻辑性和精确性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也普遍表现在科学主义盛行时代的教育语言中。在这一时代,语言必须“尽可能地接近数学语言的明确性”才能合法存在。(注:M·H·爱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8页。)毫无疑问,逻辑语言成为语言王国的霸主,那些具有一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隐喻语言则被踢至语言王国的边缘。在教育界,一些人为追随科学主义潮流,追求概念化、精确化和形式化,对隐喻语言嗤之以鼻。实际上,语言原本就是隐喻性的存在,隐喻的力量是一种永恒的本源性力量,作为与生活相伴相生的教育隐喻,更能反映教育活动的人性化特征。从隐喻语言的形式和本质分析,隐喻语言不仅具有超越逻辑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独特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实践价值。

      一、隐喻语言的形式与本质

      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量存在。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本体和喻体原本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于是把已知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概念上,从而形成隐喻。或者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主观人为地并置两种事物,创造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想象加以理解。所以,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意义转移。通过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表达本体无法表达的涵义,从而生成新意义。它的“涵义并不存在于它的显现、它的外观或它的词义中,而是存在于某个处于它之外的所指中。某个东西这样的为某个别的东西而存在,这就构成了这两个词的共同性。……正是通过这种关联,非感觉的东西就成了可感觉的。”(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近年来,隐喻已经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表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隐喻在人类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价值。它“不仅能折射出人类诗性智慧的光辉,也能揭示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睿知;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桥梁,也是人类认知自身的途径”。(注: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所以,它不仅是语言学、修辞学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文化学的问题。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表述,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是人类精神存在的家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了隐喻语言的教育价值,他说:“怪异的词语只能使我们迷惑不解;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一些新鲜的事物。”(注:泰伦斯·霍克斯:《隐喻》,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本来,早期教育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语言,后来受科学理性的影响,教育研究也强调用科学的眼光来研究教育和教育中的人。于是,满载意义与价值的教育世界被抽象为枯燥的定义和概念,教育过程不再成为直接关怀并且充盈情感、完善精神的过程,而成为技术化、程序化的统一模式。教育语言追求确定性,逐渐用清晰准确的概念取代了隐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活动,关注生命是它的永恒话题,其本质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但是教育语言放逐了隐喻,就等于放逐了精神。教育语言应不同于科学语言。科学语言的功能是提供信息,于是要求语言精确;而教育语言不仅要有信息功能,而且还要富于情感。隐喻语言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语言,它能使我们对深奥的理念产生亲切感,能使原本冷冰冰的要求具有人情味而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所以,人文主义者呼唤隐喻语言的回归,使以人性完善为目的的教育更加赋有人文意蕴。

      二、隐喻语言的教育理论意义

      隐喻语言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如果说“理论是灰色的”,那么,隐喻语言表达的教育理论则是“彩色的”了,它既有感性认识的生动,又不失理性认识的抽象,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和激发人的审美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语言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

      首先,隐喻语言是人与自然的粘合剂,剥落了隐喻的教育语言驯化的学生,必将在面对自然时缺乏灵性。中国传统社会造就不少迂腐文人;那是与八股文的刻板有关;现代中国教育也产出不少“书呆子”,这与教育语言的概念化有关。少受科学概念教化的中国老百姓对自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悟性,产生出更多耐人寻味的隐喻。现代工业社会,人逐渐被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包围,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天人合一”成为遥远的过去和追寻不到的梦想,语言也不断脱离自然由隐喻走向逻辑。逻辑性教育术语的普遍运用,虽使我们的语言更为精致和理性,但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缺乏了隐喻语言的教育,使学校成为远离自然的“孤岛”,学生浸淫在“冷冰冰”的逻辑中,操持者毫无生命意义的科学概念,变得越来越理性而毫无生气。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走向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向世界真实开放,达到精神与世界的交融。“我”与世界的关系不应是“我”与“它”的对立,而是“我”与“它”的相容。所以,教育不能没有隐喻,只有隐喻才能使人与自然在语言中达到统一。隐喻通过相似性原理在人的心灵与自然之间架起通道,保证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教育中隐喻语言的运用,会使学生重拾往日的美好,真正地融入自然之中。

      其次,隐喻语言的诗性特征可以导致学生的心灵舒展。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多么优美的诗性隐喻,它营造起的清新自然和满怀激情,引发青少年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是因为语言的隐喻性、诗性化,语言才为人性的成长插上了双翅、装上了双桨,学校才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如果语言的使用都像科学那样讲究与事实的一一对应,那么我们的精神就会被抽象、被消蚀,变得无家可归。科学理性的泛滥及语言的逻辑化,使得我们的教育也把学生的一切都逻辑化和实体化了,包括学生的“内心世界”。于是,除了学生掌握的知识通过科学评价来认定以外,甚至学生的德性的高低也能用数字来衡量。这样的教育虽然能够解决知识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显然,人的精神需要借助于隐喻语言来充盈、来彰显、来勃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