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

作 者:
姚婧 

作者简介:
姚婧(1967-),女,河南开封人,广东肇庆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研究。肇庆学院 教育系,广东 肇庆 526061

原文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从教学论角度论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分析了造成现实中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原因,并提出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2)04-0054-04

      一、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过程的主客体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有人提出了“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命题。“主体”一词较早出现在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中,“在教学这种活动中,学生却又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1979年,于光远提出了“主体”的见解,这种提法引起了人们对教学过程中究竟谁是主体的讨论。1981年顾明远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1982年涂艳国和黄济在共同主编的中师教材《教育学》中又对这一命题专节论述。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固有内因和最终结果。学生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需要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学习主体。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学,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也不仅仅是用分数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应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关怀,是为学生未来生活所做的准备。同时,学生又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育就是要照顾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把发展学生的个性视为其永恒的主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闻斯行诸?”就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典范,其教育思想及教学实例详细记载于《论语》中;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一问一答经典教学法、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实物教学法、福禄拜尔的自我活动法等都包含了对学生主体方面的充分肯定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把学生主体看成是学生自身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力,是人性中最能体现人本质的部分。主体性是人作用于社会环境中,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表现于人的自尊、自立、自强、自律中。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正是由于这种潜力的自然存在,从而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可能。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呼吁:“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针对当时不把儿童当人看待,不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做法,卢梭谴责说:“这种教育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教育应承认主体性是学生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并应尊重其权利,应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儿童而不是成人的眼光来审视、评价学生,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注重体现其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的训练,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以迅捷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其能力,而且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之间呈正相关。有些教师在创造性动机及智力好奇心的测验中成绩在中等以上,他们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在三个月中亦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在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充分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应将学生主体性体现程度作为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如何的评价指标。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必须尊重、爱护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及爱好,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同时社会及学校也要给教师创设积极、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这样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虽然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具有了较科学的教育意识与理念,教师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具体表现在:“灌输”教育仍大行其道,教师的“权威意识”根深蒂固,“中心地位”不可动摇,以“分数”作为唯一衡量尺度的评价标准具有刻板性及不科学性,体罚、变相体罚及有损学生人格的行为仍然存在等。据浙江大学对杭州市、湖州市、台州市、温州市7所初中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单方面安排课堂学习活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记忆所学知识或课本知识;课堂上学生很少举手提问;教学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实验探究等方式方法较少被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十分安静等。所有这些现象向人们昭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是众所周知的真理,但学生主体地位还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体现,学生主体也没有得以很好培植。原因如下:

      (一)现行的社会用人体制对应试教育的强化效应

      应试教育的弊端必有其社会原因,我国目前“学而优则职”、选拔人才的“唯学历至上”的社会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但它在无形中将应试教育又进一步扩展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社会调查显示:“考研”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考研者为增加自身价值,获得一定的资本,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并为以后能获得一份更高报酬的工作奠定基础,而真正为自身素质提高的人数微乎其微。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就业竞争演变为学历竞争,学历竞争变成了“应试”竞争,这一社会现象必然加剧基础教育的竞争势头,将原本竞争激烈的考试变得更加“炽热化”。只有社会用人机制趋向于以人的实际才能来确定其工作岗位及实际待遇时,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应试教育才能真正地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教育才会真正实现由注重“考试型”人才的培养向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及思维能力、具有主体性的人才培养的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