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社会学概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行涛,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 邮编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考试”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但人类却又在现实中为考试所奴役。如何改革与发展考试,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思索的一个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所谓的考试科学化也存在着幻影和假象,需要进一步科学化。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33X(2000)03—0036—06

      人类发明了考试,这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人类却又在现实中为考试所奴役。如何认识与评价考试。如何变革与发展考试,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乃至更多的有识之士都在沉思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社会学的视角,对于学校考试进行稍微系统一点的分析,指出考试的科学化的幻影和假象,以期对于当前的考试改革、乃至教育改革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撑与实践的启迪。

      一、考试:主宰学校的“神灵”

      毋庸讳言,在当代社会,考试是主宰学校的“神灵”,考试几乎成了所有学校教育活动的魔棒。即使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也会(尽管是羞羞答答地)承认考试在其工作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尽管素质教育眼下显得轰轰烈烈,但考试在学校中的地位仍旧根深蒂固,考试、分数,乃至升学率仍然是学校的最重要目标,考试在社会中依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在今天的为数不少的中小学(可能是占绝对多数)校园中,周考、月考、阶段考、单元考、期末考、毕业考、升学考、分班考试、摸底考试、预考、会考、模拟考、正式考、中考、高考,等等等等,名目繁多的考试让人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局内人”的实际感受了。

      在学校中,一切工作以考试为中心而展开:教师的教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是为了考好,为了分数;课程的设置与排列是为了考试;学校的管理和后勤也是为了考试。俨然考试成了指挥棒,成了测谎仪。一旦学校的某项工作脱离了考试,便会视为大逆不道;一旦学生在某次重要的考试中失败,便可能被标定为“后进生”;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应试为中心,则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

      (一)考试:教师的法宝与“桎梏”

      教师的工作重心在于考试,而很少去关心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有用,理解与否,甚至极少关心学生是如何获得高分的,更不要说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了。在当代的中小学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生的分数,才是评定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为权威的(可能是唯一的)标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升学给教师无形且无穷的压力,只有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才能成为学校中最有威信的教师。反之,只要你所教的学生没有考出好的分数,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一流学校录取,无论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如何,一切都只能归结为教师的工作不力。考试一方面是教师控制学生的“法宝”,通过考试、教师获得对学生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考试日益成为教师的“桎梏”,束缚着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

      一方面,教师是考试的执行者,学生只有从教师那里才能得到好的分数。考试是教师控制学生的“法宝”,如果学生的答案不与教师的标准一致,便不能得到教师的奖励与高分。所以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地“取悦”教师,猜测教师出题的意图,力图按照教师的安排回答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作为“高分学生”,进入未来的“接班人”的队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持有者,只有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才是正确的,才是有用的。因为只有教师的知识才能让学生获得奖赏,得到高分。在教师出的试卷中,任何人都没有教师那样权威的发言权和解释权,学生更无权对教师的试卷说三道四,在某试卷中有“根据意思写成语”一题,“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学生填“齐心协力”,“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学生填“栩栩如生”,结果都被教师判为错误,教师的正确答案分别是“同心协力”和“惟妙惟肖”(注:邹静之.女儿的作业.北京文学.1997.11.)。 于是许多作家也无法辨别这些同义词之间的差异,本世纪的文豪在此也必须俯首称臣。

      另一方面,考试业已成为教师工作的桎梏,教师同时也是考试的“受害者”,他通过考试而被评价。教师只有从学校的课程中拿来的知识,才是正确的知识。考试在测评学生的同时,也在考核教师。教师要想在学校中获得一定的威信,就必须教出“好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要考入一流学校。如果教师所教的科目不是考试科目,在升学中没有资格进行比较,该教师有可能永远不能得到较高的威信。正如全国特级教师队伍中,几乎很少见到音乐、体育、美术等非考试科目的教师。在学校中他们很少有机会获得威信,更无法走进特级教师的行列。于是,在考试的驱使下,教师的一切都为了学生的成绩(分数),一切自己的观点只有走到幕后,剩下的只有运用机械的手段去引导、教化学生,甚至不惜用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去记忆标准的知识(注: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北京文学.1997.11.)。如果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那么最基本的前提便是不影响考试,保证学生的分数。带着沉重的“镣铐”,广大的教师在力图进行改革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二)分数:学生的命根与“宗教”

      众所周知,分数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数量化的表现形式,它在一定水平上反映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分数似乎已经有了另一种意义。分数成为标示学生的标签,于是,分数成为学生的目标(命根)。没有好的分数,学生就无法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层层检验。分数成为“新的宗教”(注:新宗教一词,援引自刘云杉.我是一个受教育者——个人在制度化的学校中.1999(手稿).),不相信分数的价值的学生会被斥为“异教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