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71(2002)04-0083-04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促成了“知识的传授唯一”的“应试教育”和“唯理智教育”的形成,在这种教育倾向的指导下,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了仅仅向学生大脑移植现成知识的单向活动过程。把情感教育排斥在现行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使原本应该是充满美感充满快乐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与掌握的活动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以后,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完人”而非培养“机械地创造财富的机器人”。培养“完人”的教育主题思想呼唤着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客观必然性 (一)情感教育是师生情感生活中欢乐的“缺失”所必需的 曾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最累最苦的是谁呢?有人说既不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不是教师、父母,而是我们的中小学生们。众所周知,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脊柱都快被书包压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在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做完作业;他们很少有体育锻炼和玩耍的时间,许多中小学生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更难得有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他们承担的巨大压力是他们的父辈们所未能感受到的。难怪这些中小学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其实我们比成人活得更累更苦。确实,现在的中小学生太累,太苦。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和社会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压力等重重压力,压得中小学生们都喘不过气来。本来他们应该有他们自由的天地和生活,他们的天地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生活应该是欢乐活泼的。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却没法享受到他们生活的欢乐,他们一入学就失去了自由的天地,被牢牢地拴在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苦学、困学、厌学等不健康的情绪情感弥漫在青少年中间。甚至出现了像一名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11岁上了哈佛大学而最后却不堪忍受没有色彩的知识性学习生活而离家出走,甘愿当一名小店员这样的现象,苦学、厌学、逃学、自杀、校内暴力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扩散、蔓延。这都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造成的恶果。同时,由于升学压力过大,并且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使每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有的教师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却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异常。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这一番话真实反映了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活状态。在我们教师队伍当中,由于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不少教师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情感,诸如,打骂学生,讲课死板沉闷,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还有教师自身的自卑、焦虑、妒忌等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扩散、蔓延,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不健康的情绪情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校园上空响起了学校是“考试地狱”、师生是身陷“牢狱”,学校生活没有欢乐、没有乐趣、有的只是无休止的“痛苦”等呼声。鉴于此,国内外教育家、学者加强了对教育的研究,从深层面剖析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培养人的目标上达成了共识:“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一个完善的人。”培养“完人”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主题思想。而“完人”必须通过相应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更必须是“完人”,是一个不仅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同时又充满着激情的,“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趋向。 可以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学生唯一的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多方面的,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有道德的养成、审美活动、人际交往等。把儿童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让儿童幸福地生活,这是教育的理想。只有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现实的教育向理想的教育目标靠近。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将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认识(理性的)的发展手段与工具,并没有把它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乎没有被教育目标所容纳,这就使得儿童的情感不仅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与损害。由于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了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即一切以“高考升学”作准备为教育目标,而忽视了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了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受到扭曲。因此,情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与需要,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利于防止与克服教育目标中价值取向的失重现象,使情感教育在教育目标中找寻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情感教育是扭转德育工作“失灵”局面的客观要求 德育工作要重视培养人的良好品行,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情操。必须努力使人的言语、行为习惯等变成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告诉给学生之后,就会变成学生的美德。并且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个人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东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对情感的品质、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忽略了它的德育内化的能力,往往以教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行为、参加多少次活动为满足。也就是说在现代德育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致使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并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学生观看《白毛女》之后组织了讨论会,结果在讨论会上,一些学生并没有像老师所希望的那样对代表地主阶级的黄世仁充满阶级仇恨,对代表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雇农杨白劳充满同情反而为恶贯满盈的黄世仁辩护,认为杨白劳理亏。这些学生认为“借债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像杨白劳那样借债到期不还,那谁还愿借贷呢?学生的这种观点一经说出,立即引起了学校教师和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同情心、缺乏正义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德育工作怎么失灵了”。继而要求学校要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但是结果还是不如人意,从深层面来剖析就是学生的道德认识无法内化为道德行为。因为,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只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情感的培养,以至于无法实现知识与行为的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植根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的“母爱教育”和北京任小艾老师的“爱的教育”就是有力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