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导素质教育深化的政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熊川武,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 江玲 华东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要引导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现阶段应重视宣传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弘扬求实精神,制定激励教育工作者更努力工作,让素质教育更“实在”、学生更能因此而得到“实惠”的政策;制定合理评价素质教育业绩和奖励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政策。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历经数年实践,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反思之,素质教育要进一步深化,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这主要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精神进行教条式解读,宣讲素质教育理论头头是道而行动不对号,热衷素质教育外延而忽视内涵等方面。诱发这些负面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相应政策引导,似乎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 宣传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

      如同其它社会现象,素质教育(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自己开辟更宽广的道路。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尽管国家召开过素质教育会议并颁发了相应的决议,指出要“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意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鼓励大胆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转引自袁运开主编:《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9页),但素质教育创新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照着上面的精神做就是了。因此,不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形式与策略等方面下工夫,而是等待上级发布有关素质教育的具体指示。

      由此,使人们感到素质教育创新的紧迫性。所谓素质教育创新,准确地说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当前急需做的主要工作有:

      1 鼓励创造性学习上级文件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坚持由“实读”走向“创读”的学习道路

      不言而喻,进行素质教育,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但学习性质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对比起来,仅仅进行实读即读懂文本的“原意”,充其量做到领会文本精神“不走样”。这尽管是非常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当然,由于事实上人们有各自的经验背景与理解能力,理解文本时不可能做到与文本精神毫厘不差,也不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一模一样,但这种差异是自发产生的,不足以反映读者的创造性。

      与此不同,创读就是自觉地创造性地读,读出“新意”。这是以实读为基础而又超越实读的重要步骤,通常要求读者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有“文本没有原意”的胆略。这种胆略不是要读者确信文本没有原意,而是要激励读者大胆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创读。在一些后现代思想家看来,文本是没有原意的。(注:S.Gallagher,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10,1992.)因为文本是作者带来符号由读者赋予意义的作品。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鼓励人们大胆创读的用心是不难理解的。也许人们对此不无顾虑,以为这种胆略中能导致对文本理解的混乱。其实不然。因为人们在理解文本时,有一种“客观之心”在制约他,使他(作为理智的人)不敢“胡说八道”。例如解读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由于“三个面向”的意义非常深刻、丰富,邓小平本人又没说明“三个面向”的原意是什么,因此人们只能对它大胆地创读,即在“三个面向”公布之后,人们纷纷著文,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同见解相继面世,最后与广大民众“客观之心”一致的意见逐步形成,为人们公认。这种公认了的思想,才是人们接受的“三个面向”的真正内涵。可见,从理解的角度讲文本没有愿意的本质就是让人们去创造去发展。而有了这样的胆略,阅读时读者就会保持必要的怀疑性与批判性,减少盲从。

      二是要锻炼创读的能力。对文本进行创读,仅有胆略还不够,必须有一定能力,即知道怎样创读。简单地说,创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的环境等对文本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而没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想出来。换言之,就是对文本的思想做纵向演绎或横向扩张或反向审视。比方说,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观点时,在掌握原意即常规性理解何谓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到实践能力包不包含创新精神的问题。如果人类的实践能力中不包含创新精神,那在不曾明文规定发展创新精神的岁月里,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性何以存在?进而想到,人类完整的实践能力理所当然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现实文本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提,并将创新精神摆在实践能力之前,是为了凸现创新精神并引起人们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视,也在情理中。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空洞的,要落实到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下文将详述)。

      2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教育,提倡创造性地批判现实教育的不合理性

      纵观人类的发展,可以说创造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批判(找到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不发现历史的不合理性,就找不到合适的创新对象。同时,只会重复批判早已确认了的不合理性,也难找到合适的创新对象。由此观之,对过去与现实教育的批判也要有创造性。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有的学人批判现实教育,几近老生常谈:压抑学生个性(包括忽视创造性等),教育内容与方法陈旧,教育体系封闭、保守等。当然,不厌其烦地指出这些问题,也许真是这些问题已成顽症,非此不行。但对一个有创新性的人来说,即使是批判旧症结,他也会用一些“新”话语(包括新概念),鸣别人所不鸣(合理前提下的)。而新话语往往可以引发人们新的思想。这里所谓的新话语,无非是“新”在批判的深刻性与独特性上。当然,创造性地批判现实教育的不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不曾发现的不合理性,不使批判的焦点一成不变。

      3 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加速探索富有特色的素质教育的形态与策略

      所谓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形态与策略,就是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整体精神,切合学校(或地方)实际的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的途径、形式与方法等。加强这方面的探索,是素质教育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对此,可做如下理解:第一,“有特色”就是将素质教育理论进行分化与具体化,使之由一般到具体,解决特定学校或地区的实际问题。当前有部分学校或地区之所以开展素质教育比较困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校或地区情况的途径、形式与方法。他们往往只会一般意义上宣传素质教育思想,从而使之成为空洞的口号。第二,“有特色”就是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是在对素质理论进行创读的基础上用自己学校或地区的独特资源(包括物质与精神)彰显新的素质教育精神。也就是说,形成特色的过程就是不断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血液和养料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就会弱化。第三,特色的形成过程自始至终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得益彰。一方面,素质教育理论成为特定学校师生的观念,再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观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程序,最后实施这些程序,形成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理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际情况与素质教育理论不相吻合的现象,于是引起师生的思考,并大胆采用新的实践形态,突破原有理论(补充和完善原有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