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的图文双释

——谈谈摄影文学中的匹配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擅长营造视觉效果的电子媒介技术及相应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视觉图像、包括摄影图像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和正在扮演愈来愈显著的角色。那么,在这样一个视觉图像称雄人类传播过程的时代,摄影文学的存在究竟出于什么理由?摄影文学,简单讲来就是摄影加上文学、或文学加上摄影的综合型结果。这种综合本身告诉人们,无论是单纯的摄影图像还是单纯的语言文学,都已经不能满足来自于作者的表现性需要、和来自于读者的接受性需要了,而是要求两者在一定的组合原则基础上匹配起来。那么,一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摄影文学何以存在?它的存在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们在“读图”之余为什么还不满足于阅读视觉图像本身、还要连带着进一步阅读文字阐释即“读文”呢?同时,反过来说也一样,人们在“读文”之余为什么还要“读图”呢?“读图”与“读文”为什么要如此紧密地匹配起来而成为摄影文学呢?这正是我在此试图提出并考虑的问题。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多余的,这其实正触及摄影文学的基本属性问题。一方面,摄影图像是由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和制作而成的实物图像,是真实事物的镜头记录,属于视觉图像性文本。这使得摄影文学具有了图像性属性。而另一方面,与视觉图像相伴随的是文字阐释,这是有关视觉图像的语言性文本形态,这又使得摄影文学具有了文学性属性。这样,本来可以独立存在的摄影和文学就匹配到一起了。这使得摄影文学必然地具备一种基本的双重属性:视觉图像性与语言文学性。换言之,摄影文学具有视觉图像性与语言文学性匹配的双重属性。如果这种有关摄影文学的双重属性的看法是成立的,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回答这样的问题:第一,将摄影与文学内在地匹配起来的动力是什么?第二,这种匹配的具体审美状况如何?第三,这种匹配的文化功能怎样?

      将摄影与文学匹配起来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摄影与文学各自的表现性功能的不满足以及求变冲动。摄影图片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体验加以镜头阐释的结果,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诚然可以直接、生动、逼真地呈现事物的多方面的丰富的视觉景观,并且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发达,它还可能具有传达事物的微妙神韵的力量,然而,这种视觉把握本身毕竟有其不确定性。不确定,在这里是指视觉图像的朦胧、含混或多义特征。例如,无论是作者还是观众,对于同一幅图片都可以产生不同的体验。这样,摄影本身就同在地要求、呼唤着进一步的确定性阐释。于是,文学就被推演出来。文学的加盟,正来自于摄影的内在要求:视觉图像的不确定呼唤着语言文字的确定。而另一方面,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要运用语言去表现人的生存体验。文学在表现体验时难免具有一种形象的间接性与不确定性:读者必须先阅读(或听取)语言文字,然后据此在头脑里想象出其中刻画的感性形象来。而读者不同,他由文字而激发的想象也就可能不同。例如,不同的读者阅读《围城》就可能想象出不同的方鸿渐、孙柔嘉来。这样,与摄影呼唤着文学的确定性阐释一样,文学本身也在呼唤着图像的确定性阐释——似乎唯有逼真的视觉图像才可能将间接的与不确定的语言描写固定下来。有的小说被改编成配有摄影图片的摄影文学,正来源于这种冲动。如此,我们在摄影文学中就可以看到摄影与文学各自向对方的双向运动:摄影的不确定呼唤着文学的确定;而同样,文学的不确定也呼唤着摄影的确定。两者各自都成为对方的表现性弥补方式。所以,正是摄影与文学各自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它们的匹配或联姻冲动,而正是这种匹配或联姻冲动形成了摄影文学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

      问题在于,摄影与文学的匹配是否就一定能使体验呈现出它们各自所诉求的确定性呢?其实,一般而言,在摄影文学中,摄影与文学的匹配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况。这至少有三种。第一种为确定性匹配,这是指把单一阐释赋予摄影文学的情形。例如,把《围城》拍摄成摄影文学,通过演员表演的图像系统去阐释小说的意义。这样,原来在读者头脑里闪烁而不确定的人物形象就变得确定起来。而同样,为一幅抓拍或摆拍成的摄影图片而匹配上文字阐释,也可以让图像呈现出一种确定的意义来。第二种为不确定匹配,这是指突出图像或文学要素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分别通过摄影图像或文学语言而将图像或语言内含的不确定性呈现出来,让文字读者特别留意于画面蕴涵的不确定性意义,或者让图片观赏者特别留意于文字对于不确定意义的阐释。第三种为确定与不确定的杂糅,这是指尽量维持确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之间的张力,使得摄影文学呈现出似确定而又不确定、似不确定而又确定的复杂状况。这三种状况本身无所谓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各有其特点或优势,关键是看特定摄影文学作品本身的具体的表现性需要指向何处。

      把摄影图像与语言文学匹配起来,可以实现摄影与文学都无法独自实现的独特的文化功能:在摄影图片与语言文学的配合中共同阐释人的生存体验。摄影图像来自人的生存体验的镜头摄录,本身就代表对于体验的阐释——图像阐释。而语言文学来自人的体验的语言描写,本身也属对于体验的阐释——只不过是语言阐释。而当这两种不同阐释综合到一起而形成摄影文学时,我们就看到了一种相互的双重阐释:摄影阐释文学以及文学阐释摄影。显然,摄影文学属于摄影图像与语言文学的相互阐释、双重阐释样式—不妨简称图文双释的艺术样式。它一面以图释文而一面以文释图,共同指向人的生存体验的丰富意义。确实,这里的摄影图像与语言文字都不是简单地为对方服务的,而是呈现出相互并存、相互阐释、相互共生的状况。两者的匹配并非“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属于“一加一大于二”,也就是这种匹配共同激发和扩展出原来各自无法拥有的新意义来。摄影文学的奥秘,就存在于这种有关体验的图文双释过程中。

      明确摄影文学的图文双释功能,有可能摆脱有关摄影文学依附于摄影或文学的偏见,而让它本身的独特审美特征敞亮开来。而同时,这种敞亮也助于说明,对于摄影文学的探讨应当进展到对它的独特审美特征的思索上——这就引申出需要另行分析的摄影诗学或摄影美学问题了。至少可以说,以探索摄影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化功能和审美特征等为任务的摄影诗学或摄影美学的提出或建立,应是不容争议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