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

——文艺批评标准的与时俱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志宏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原文出处:
河北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每个时代的文艺都有着特定的批评标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文艺的批评标准具体化为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并明确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批评原则。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这一论述怀有很大的疑惑,不知它是否符合艺术规律,是否适应文艺的当代发展状况。这种疑虑致使人们取消了文艺的政治标准而只强调艺术标准。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文化环境下,文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多元性。各种文化思潮和创作理念迭样翻新、共生并存。人们认为:多元的文艺自然应有多元的标准,因此人人都可以自立标准,也就没有了全社会共有的统一标准;如果硬要应用某一标准,就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

      但是,以一定的政治标准评判文艺、倡导文艺的开展就损害了文艺的审美规律、阻碍了文艺的发展吗?从审美规律上看,一切美的事物,首先是于人有利的,其次是于人无害的;被认为有害的事物就不能被看作美的。这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审美要以功利性为基础,功利性本身就是审美价值的构成因素。而最能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社会最大功利性的,往往是以政治表现出来的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在社会处于历史转折点或危急关头时尤其如此。此时,政治因素、政治意识就作为一般功利因素加入到审美意识中去,形成决定人的审美态度的必备基础,构成着欣赏对象的审美价值。抗战时期,抗日救亡就是全中国人民最大的功利之所在,也是决定中国人民审美态度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毛泽东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政治标准的作用,并对政治标准的内容做出界定:“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这一论述既表现出毛泽东对中国当时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目标的认识,也表现出他对于文艺内在性质和审美规律的领悟,是完全符合文艺审美实际的。

      时过境迁。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这一内容还有其正确性、适用性吗?应该看到,尽管是在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社会,也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我国仍然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决定了当今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目标和最大的功利性就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邓小平同志纠正了极“左”错误思潮,重新明确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这也就是我国现时期文艺的政治性标准。凡符合这一政治标准的,将被人民视为美的,否则,将被认为是不美的。试想,宣扬邪教,鼓吹分裂,企图颠覆社会主义的作品,即使其艺术技巧再高明,又怎么能被人民接受呢?因此,文艺不是不能有政治标准。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标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其精神实质及内在的审美规律是一贯的。文艺是人的精神的需要,也是人类文化的审美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需要和文化状态都在不断变化。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的精辟概括和指导方针。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来认识文艺的批评标准,思想会更加解放,思路会更加开阔。

      社会主义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必然发展,也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文艺的政治标准,并不是一概地要求作品文本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打出社会主义的旗号;它也可以是对于作品社会审美作用的一般要求,只要它在文化上是进步的、健康的而在政治上是无害于人民、无害于社会主义的,就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稳定的环境,社会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审美追求。在社会主义这一总方向、总框架之内的一切文化上有益而政治上无害的发展,都在客观上顺应着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核心而集聚着人类全部先进文化因素的文艺创作,就构成着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就符合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标准。它不是有害于文艺的发展,而是为文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开启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