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艺复兴”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华文艺的复兴就是要使中国的科学、文化、艺术与时俱进,上升到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层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它既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又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努力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是“中华文艺复兴”的总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具体来说,“中华文艺复兴”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至少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首先,“中华文艺复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是为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中华文艺的复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已经十分急迫和必需,这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第一,现实紧迫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责任重大,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过分夸大艺术的商品属性,不加区分地迷恋西方文化,等等。第二,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承继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化遗产,惟此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进步性。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必须是本民族、国家的优秀成果却是不容置疑的。只有适应并深深扎根于本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走过不少弯路。十年浩劫对人的肉体折磨是残酷的,但又是看得见的,对人的精神摧残则是无形的,因而是难以估量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已经在青年一代中显露了出来,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品质在一些人身上已荡然无存,这不能不令我们惊醒、震撼,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文艺复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中华文艺复兴,唤醒并振奋我们民族的精神。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华文艺复兴”的目标、理想,规范和影响着“中华文艺复兴”的轨迹、方向。就像13至16世纪欧洲希腊、罗马古典文艺和学术的复兴运动一样,欧洲“文艺复兴”既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更是新兴资产阶段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反对封建统治、教会权威和禁欲主义,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把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目标。“中华文艺复兴”本质也是一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运动,应该也必须创造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先进文化。一方面,“中华文艺复兴”要努力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来前进,“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江泽民讲话),这样,艺术家们创造的文艺作品,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道出他们的心声,并给他们带来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在这方面,欧洲“文艺复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众多艺术巨匠和伟大作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绘画作品影响深远,流传至今,一幅《花园中的圣母》少了宗教的神秘性,展示的是人间女性的美丽和纯洁,完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形成和深入人心,居功至伟,影响至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鲁迅和其代表作《彷徨》《呐喊》,抨击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黑暗、残忍、虚伪,呼吁人的解放,民族的觉醒,其作品塑造的典型形象和显示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对整个新民主主义运动乃至社会主义的建立,都有重要影响。“中华文艺复兴”亦必然会托出社会托主义中国的文化巨人,必然会涌现既具有强大震撼力,又具有久远影响力的艺术精品。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创作表明,“中华文艺复兴”的这些激动人心的目标是会达到的,因为综观新时期以来的文艺作创作,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体现了对美的追求、渴望,对丑的鞭挞、批判,起到了振奋精神,净化心灵,激励向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华文艺复兴”要继续批判和肃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毒素,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剔除和抛弃封建糟粕。同时,对那些与现代文明不相符合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方式,亦要加以改造,以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适应并满足现实的需求。不但要对腐朽文化思想、封建迷信活动予以迎头痛击,对通俗文艺以及所谓美女文学、隐私文学等亦要加以鉴别、净化、提升。“中华文艺复兴”不是复古,不是倒退,按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提供的目标、理想和方向,实现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永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是“中华文艺复兴”的根本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