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春时(194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1-0017-08

      一、文学主体性探索的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这场论争突破了由苏联传入的传统反映论的文学体系,肯定了文学的主体性,认定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从而建立了主体性的文学理论。应当说,这是对文学认识的重要深化、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大进展,其历史意义是不容低估的。但是,主体性仍然是前现代的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命题,而不是现代的命题;它自身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不能有效地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现代文学现象。因此,中国文学理论需要进一步的更新,亦即由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开始把存在的根基转到主体性上来。康德确定了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即通过先验范畴对客观世界的模塑,从而实现“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把理性客观化为绝对精神,以其统摄世界、推动历史,实际上仍然是倒置的主体性哲学。青年马克思在实践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主体性哲学,强调社会存在的实践性质,即“人化自然”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美学与文学理论也强调审美和文学的主体性。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席勒、青年马克思,他们都把审美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产物。这种主体性美学正是近代启蒙理性的产物。80年代,正是中国思想解放的高潮期,启蒙理性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导精神,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都高举起主体性的旗帜,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成为新的经典。美学、文学的主体性理论继承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如中国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便直接继承了康德哲学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主体性哲学和美学、文学理论适应了建立社会现代性的需要,因为现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理性,而理性精神的核心是对主体性即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主体性理论对传统反映论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冲击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并且推动了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但是,由于其理性主义的局限,它仅仅呼唤现代性,而没有达到反思、批判现代性的高度,因而是前现代性的理论体系。它肯定主体性,而没有意识到主体性的负面因素。在启蒙时代,它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在现代性已经来临,需要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的时代,主体性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就突显出来。

      主体性哲学、美学的缺陷有:第一,建立在主客对立二元论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生存的自由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把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构造和征服,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其所形成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看作人的自我扩张和自我实现,而自我并不能成为文学的根据。第二,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关系,忽略了本体论,即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文学也被当作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遗忘了文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文学并不是一种知识,美学也不是知识学,而是一种生存体验和有关生存意义的学问。第三,主体性的认识论不能解决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在主客二元论的框架内,客体不可能被主体所把握。而且,认识论和科学认知方法也不适用于精神现象,不能解决生存意义的问题,尤其不能解释文学活动,文学的审美意义和直觉想象、情感意志特征无法从认识论得到说明。正因为上述原因,在西方启蒙时代和在中国的80年代具有革命性的主体性理论,在西方现代和中国当代就已经或将要被新的主体间性理论所取代。

      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

      西方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的历史过程。古希腊哲学是实体—本体论哲学,存在被看作是非主体性的理式(柏拉图)或物质实体(亚里士多德等),因而是前主体性的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存在的根据转移到主体性上来,因而是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也经历了先验主体性到历史主体性的转化过程。笛卡儿的我思,康德的先验理性以及黑格尔的理念都是先验主体。但黑格尔的理念既是逻辑主体,又是历史主体,从而开始了由先验主体性向历史主体性的过渡。马克思以及由狄尔泰、叔本华、尼采、本格森等代表的生命哲学,都转向了历史主体性。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主体变为交互主体。胡塞尔在肯定先验主体性(先验自我)的同时,也提出主体间性概念,以摆脱唯我论的困境。而海德格尔则开始由历史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共在)转化。萨特虽然肯定了历史主体性,但由于自由选择的命定性,主体性已经成为虚无,在高扬主体性的同时也终结了主体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把解释活动看作一种主体间的对话和“视界融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把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转换成为交互主体。总之,现代哲学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在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的过程中,存在反主体性哲学的否定环节,如抹杀主体存在的结构主义以及以权力话语消解主体性的后结构主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