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2)06-0014-08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庆典,发表了有关教育和教师问题的重要讲话,特别就教育创新问题做出了系列指示和深刻论述。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在加快实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同时,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创造之魂的基础和源泉,是整个社会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实施教育创新,就是要认真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的知识创新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教育创新,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论断,是对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新阐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也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纲领性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育创新是人类教育进步的灵魂 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切人类美好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纵观人类的教育文明史,就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的不断创新的历史。可以说,没有教育创新,就没有人类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没有教育创新,就没有人类文明包括人类自身的不断进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传统。这种传统,同样也体现在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领域。众所周知,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教育文明史。远古时期,像“神农氏教人耒耜”、“伏羲氏教人渔猎”、“燧人氏教人钻石取火”等的教育神话传说就不胜枚举。到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庠”、“序”、“校”等多样的学校形式。及至先秦,伴随着文化下移、官学废弛和士阶层的出现,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私立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教育的轴心时期。秦王朝统治期间,由于推行“焚书坑儒”的消极文化教育政策,官学和私学都基本上被废止了。汉以后,由于实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教育政策,官学和私学重新兴盛起来,一时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官学和私学并存的古代学校教育体系。其系统性、完备性和普及性程度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先河,而且在当时的世界教育领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奠定了后来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隋唐时期,文化教育事业也出现了新的气象。不仅官学和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书院”这一与官学和私学相对应的新型教育机构,出现了一些具有实科性质的专门学校,如书学、律学、算学、医学等。就这些学校出现的时间来说,要早于西方1000年左右。宋代书院兴盛,许多理学大师都在书院聚徒讲学,这对于普及文化、传播学术、探究学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实施的学田制对于促进学校和书院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统治各种类型的学校,学校遂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封建学校教育开始衰败。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为了应对外来挑战以达成富国强兵的目标,人们开始对封建学校教育制度进行种种的改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种种现代意义上的实科专门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提出要“废科举”、“兴学校”、“开民智”,筹办京师大学堂。1902-1904学制的颁布,尽管还具有比较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雏形,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1905年,实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1912年,随着清王朝和整个封建统治的覆灭,颁布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制度。1922年“六三三”学制的颁布,很好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试验,创造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革命根据地从中国农村实际和革命需要出发,进行了机动灵活、丰富多彩的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展现出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实践的创新精神。 1951学制的颁布,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教育要“向大众开门”、“为工农服务”的主张,第一次使广大的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教育权利,成为教育的主人。以“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初露端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58年,刘少奇同志提出建立“两种教育制度”的设想,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的改造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教育革命”的实质不是要创造一种新教育,而是根本取消教育。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为20世纪后20年的教育创新提供了思想的、舆论的和社会条件。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拉开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的序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就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为了适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任务、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重大政策举措。1998年底,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跨世纪园丁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宏伟设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两基”工作、“减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科技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和拓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框架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