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2)08-0010-04 极具冲击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了课程的过程价值,突出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以及体验的意义。但如何理解课程的过程,如何把握情感体验在课程内容中的意义,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关系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 一、作为过程的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研究,它倾向于把课程看作是“学校材料”(school materials),认为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泰勒以后,从50年代末期史密斯、斯坦利与肖尔斯的《课程开发的基础》,经60年代塔巴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到70年代坦纳夫妇的《课程开发:理论到实践》,泰勒研究取向获得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在课程研究中占统治和控制地位。这种研究倾向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来探究课程的规律与程序,属于“工艺学模式”,在它看来,课程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是“价值中立”的。 自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课程开发技术的论争,而是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这是一种“理解”取向的课程研究,该倾向的课程研究在70年代表现为“概念重建主义范式(reconceptualist paradigm)”。80年代以后,课程领域广泛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哲学社会学理论对课程进行探究。这些理论倾向于把课程(curriculum)回归到该词的拉丁文词根、作为动词的"currere"上,不再强调静态的“跑道”,即预先设定的、由学生记诵的教学内容,而是强调围绕“跑道”跑的动态过程、跑的经验;认为“课程就是建构自我,建构主体性生活经验的过程”,(注:W.F.Pinar(1994).Autobiogrophy,Politics and Sexuality,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P.220)“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意义创造的过程”。(注: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9.)这是倾向于课程的过程价值的研究模式。 一切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必定有其“时间”,一节课随着一节课,一周随着一周,一学期随着一学期。凡是必须要经历“时间”的事情,我们就称之为“过程”。凡是一个过程,就必定不会在瞬间完成,否则就不需要有时间,也不会成为过程了。凡是不能在瞬间完成的事情,通常不会总是向着目标一直发展下去,而是在进程中不断修正目标。因为如果一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只是一条直线,那就只有一个阶段,谈不上过程了。(注:汪丁丁.回家的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64.)课程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对经验世界的建构,它有自己的“时间”,需要知识和生活作为建构的基础。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课程知识是一个不断确信(或不断怀疑)的过程。这样,课程,只有当它被作为一种过程来把握时,才具有意义。课程的意义在于过程,这是一个生活过程,一个知识过程,是知识与生活共建的过程。 课程是过程,它需要时间,这是个人知识积累或意义丰富所需要的时间。课程作为过程,意味着进程、运动和变化,意味着课程不是事先预设好的一套要实施的计划,不是作为客观的学习内容摆在学习者面前、由学生去“内化”的外在的东西,不是静态的等学生去掌握的书面文字,而是一个展开过程,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历程。课程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是学生的不断创造、释义,在这种创造与释义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异变,意义不断生成,个性不断发展。课程意义的生成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主要来源,只有当学生赋予其意义时,课程才具有意义,它好比“墨迹测验”,需要通过联想、发挥才能生成其意义,否则,它只是一堆毫无生命的符号。 课程作为过程,表明课程之外没有特定的客观性目标,过程之外没有必须达成的目标,目标只存在于过程内,这些目标是过程进行的方式与标志(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课程的进行)。在课程中,目标本身意味着引起学生的参与和投入,在过程中,课程本身意味着教育情境的变化,意味着学生的体验与课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传统课程观中的“目标”不同,这种目标始终是在课程的进行中计划的,是在课程实现的过程中制定的,因此随着过程的进行,目标也在变化。在过程中,目标是师生在“社会交往行为”(communicative action)中逐渐演变和明确的。因而相对于目标来说,过程是重要的,即课程实施的活动本身是重要的。 把课程视为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师生课程主体的作用;可以将学生的心灵从各种形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可以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 二、作为课程过程价值的体验 传统课程是结果取向、目标取向和知识取向的,它割裂了过程与结果的连续性以及知识与方法的同一性,偏重课程的工具价值——实现知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本身的丰富内在价值;它过分强调课程的间接性、简捷性和引导性,忽视课程的亲历性、自主性和方法性;过分强调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觉,忽视个体经验、感受的差异性,从而遗弃了很大一部分的课程价值。 所谓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事实对于主体目的、需要的适合或满足。从课程价值的形成和发展看,可以把它分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过程价值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终极价值是课程在实施结束后所达成的价值。过程价值以终极价值为归宿,终极价值以过程价值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