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样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发展主义等日趋至上的时代,教育哲学的形而上的思想能够为教育做些什么?能够对工具化的教育说些什么?作为一种关怀人的教育生活的思想的事情,教育哲学能够为教育中的人做些什么?归根结底,教育哲学能够为生活在今天这样纷乱、复杂、多元的时代的人做些什么? 教育实践涉及人的精神及人生的价值,它承担着帮助和引导人进行价值探询、价值决断、价值追求和价值生存的任务,因而承担着问责性(accountability)。从教育与人的生活的内在的相关性而言,它要面临人类生活的严峻,并承受着一种价值的追问——即什么是教育应该鼓励人们去追求的生活?教育的帮助和引导是否关涉着人们的生活的价值?如果我们把值得过的生活或者应该去追求的生活,看作是美好生活,如果美好生活是人人追求的值得过的生活,那么,教育就要贡献于这种生活,否则,教育就不是真正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因而承担着伦理的责任,它必须承受对教育价值的追问和质疑,这就是,什么是有利于美好生活的教育?教育怎样培养追寻美好生活的人?教育实践本身怎样关涉美好生活? 作为对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价值等进行探究的学科,教育哲学承担着询问和解释这样的价值性和基础性问题的责任。 一 什么是美好生活?没有确定和唯一的回答,因为美好生活就是相对于每个人而言是“自然好”(natural good)、“自然正确”(naturalright)的生活,是每个人值得过的生活,也是在现实中可以体验但不存在的理想生活,是现实向着这个理想去超越的生活。美好生活说到底包含着引导现实生活的美善价值,这些价值使生活成为值得过的,并且这些价值在生活中能够培育人之为人的人格品质。现实的生活追求这些价值,生活就是有意义的,也就是充实的。因此,美好生活只有在追寻美好生活中体验,在现实的生活历程中体验。 因此,“美好生活”是我或者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它是一种终极的价值,是不可归属于其他目的、其他价值的目的善。作为非条件性的善,它不是实现生活之外的它种目的的条件。现实的生活仅仅是对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实践,它不是美好生活本身,即不是“自然好”的生活。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人可以追问真正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对美好生活的追问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价值追问和反思,也体现为在追问和反思中的现实实践。美好生活是“自然好”和“自然正确的”,现实的生活虽然因为各种不完满性不可能实现完美,但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正是现实的生活是不完美的,因而才有必要追寻什么是美好生活。 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追求美好生活,这是人生的宿命。由此可以得出,教育关涉美好生活,就是关涉着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美好生活?”“关涉美好生活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怎样培养追寻美好生活的德性品格?”等等。教育的本体论的价值使命就是为了美好生活,即教育以美好生活的价值作为终极的、基础性的价值取向。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依据什么价值理想去教育人。如果我们把真正符合于美好生活的教育看作是“好”的教育,那么好的教育就是我们理想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教育,也就是与现实的教育不一样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可能是在“好”的教育的理想追求下的教育实践,也可能是茫然的、盲目的、缺乏对“好”的教育的信念和追问的坏的教育。其实,现实的教育在对“好”的教育的追寻中,才能是一种不完美但是在追求理想价值的教育。因此,现实的教育永远都是成问题的,都是值得质疑的。这才有利于现实教育的改进。然而,对现实的教育的质疑依赖于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问题的探询,在此基础上,这个问题也可以拓展为在怎样的教育中追求美好生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哲学就是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形而上的探询和追问。教育如何追寻美好生活?如何培养人去追寻美好生活?这些问题要求教育哲学必须对什么是“好”的教育作出价值的判断,必须关切在怎样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和教育活动中人才能追寻美好生活,人才能生活得美好。 教育哲学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二 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问题和什么是“好教育”的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必须在一个关于价值和人的存在的整体的问题域中展开。因此,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整体意义上的“人事”,是价值的思考,因为它所关涉的就是人的心灵及育化的问题。 教育哲学从何为根据询问和探究美好生活的价值和关涉美好生活的教育呢?也就是说,教育哲学怎样获得美好生活和“好教育”的理解和表达呢?在批判和反思不完美的教育现实中,教育哲学的价值关切必须有一个终极的根据,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哲学只有一个现实的终极的学术目的,也不是说教育哲学可以说出终极的真理,而是指教育哲学不可能从现实中归纳或总结出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或者通过“科学”的方法而计算、揭露出来一种美好生活。教育哲学面对着一个“永远存在”的“自然上好”的教育。这个“好教育”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有着“显现”,这就是“教育之道”、教育理想。虽然不能找到满意的回答,虽然不可能说得明晰,但是对于“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好教育”的问题的询问和关切,说明对理想的“好教育”的渴望和信仰。渴望和信仰才能引起关切,才能引起对不完美的现实的忧虑和烦心,才能引起追问。“好教育”的永恒存在,才使教育哲学具有关切和追寻的对象。教育哲学要探询教育发展的方向,要反思现实的教育,就不能不关切这一永恒的存在,就不能不把它作为参照。这正是教育哲学关切终极价值的根据。这样,教育哲学才能把思的眼光投向超越现实的更为深邃的地方,才能提出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如果说教育哲学具有现实性,恰恰是因为它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是以这样的追问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