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凤翔(1955- ),男,重庆市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教育个性化观念主张教育部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人性化,以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个性化即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为此,教育应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各级各类教育分工明晰化,各学校应努力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各个教师要形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方式。体现教育个性化观念应促进教育体制、学校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过程人性化。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1)05-0032-05

      教育个性化观念是对划一、程式化的“工厂化”教育理念的否定,它主张教育部门或机构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教育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人性化,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育个性化观念的精神实质

      教育个性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保加利亚伦理哲学家莫穆夫认为,教育个性化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这是一个足以使个人行为社会化和受到调节的知识内容,同足以形成人的个性形式的那些不同类型的心理意识、思想过程以及种种特征和态度(需要、兴趣、信念、价值标准、意向)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其完整形式来说,是内化和外化两者统一的过程,这两者统一的过程可能概括为‘教育的个性化’这一范畴”[1]。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要在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使学生内化社会经验。要做到有效内化,就应保证教育影响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显然划一性、程式化的、僵硬的教育形式不可能使学生有效内化社会经验为个体经验。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影响,他们才可能将教育影响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动因。另一方面,使学生外化个体经验。学生个体经验的外化实质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主动活动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表现自我。因此,教育个性化不仅要保证教育影响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还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使自己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并在活动中发展。

      教育个性化是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个性”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此,我们对它作一通俗而泛化的理解,将教育的个性理解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以及不同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性,它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育个性化即形成教育个性的过程。不同国家的教育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才可能表现出教育的民族性,发挥继承和创新民族或社会文化的功能,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性,才能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只有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保证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无论国家教育的个性、各级各类学校的特点,还是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都应正确反映教育规律,保证教育活动能够正常运转。实质上教育的个性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特性,它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社会分工产生不同角色或行业,不同角色或行业要能正常履行职能,就应有相应的角色或行业规范。只有一个行业自觉接受行业规范约束,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活动要求,并在活动中自觉地表现出按规范办事,该行业才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或个性。同样,教育个性化实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规范,使这些规范成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人自觉遵守并主动表现的行为特征,只有这样,才可以说形成了教育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与形成教育的个性,是教育个性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教育个性化的目的,形成教育的个性是教育个性化的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离开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形成教育的个性就毫无意义;没有个性的教育,难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建国以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不懈追求。但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照搬苏联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教育的国家化、集中化和统一化走到了极端,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性等个性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虽然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始终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理性教育价值观念的错误导向,“把人看作是参与生产过程的简单因素,即把他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2](P14)。客观上忽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道而驰。摆脱我国教育目前的困境,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形成我国教育的个性。

      教育个性化观念的基本要义

      教育个性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循这样的思路,教育个性化观念的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

      首先,教育应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纽带,它承担了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多数成员所尊崇的生活最高指导原则,它的作用在于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发展。[3](P73)教育应将这种民族精神变成学生所信奉的精神生活的基本规范。教育个性化要求将民族精神融入教育活动中,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凡是教育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选择教育模式并确定教育内容。德国人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所以德国的大学倡导学术自由,科研与教学并重,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而美国的教育则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虽然美国教育的传统来自欧洲大陆或英国,但为了争取独立和生存,美国不得不寻求适合创业精神并有利于工农业发展的大学教育模式,标志是形成了风靡世界的“威斯康辛精神”。这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教育体系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同,那末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对教育问题的定义。在教育方面,可能比在其他领域,更多地在国家策略上采取了有决定性的行动。”[4](P2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