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01)05-0108-08 社会不断发展,文化必然要随之整合和嬗变。德育这一伴人类社会而生、受社会经济制约、为社会服务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和特殊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发展的今天,也同样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性命运。这种挑战,不但反映在学校教育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传统的单调德育手段与外界异常丰富的渠道之间的对比上,反映在德育投入与产出的强烈落差上,也反映在德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建相失衡等诸多现象上。虽然德育首位也在理论界有了一定的认同感,但德育效果日见衰微。对于社会剧变带来新情况、新问题,德育战线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寻找新出路。德育环境化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新思维、新格局和新出路。 一、德育环境化模式的提出 德育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切阶级和阶层用来维护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利益的必备工具,是为最终培养出本阶级接班人和巩固、发展本阶级政权服务的。古今中外各党派无不把德育放在极重要的地位,但在德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乃至实施手段上则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乃至迥然有异和矛盾对抗。但若从理论模式上来考察,笔者认为现存的德育模式主要是两种:灌输性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育模式。 灌输性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德育是以塑造和提高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德育过程主要是一个塑造与被塑造的过程。实施这一模式主要基于两种情况:一是先进思想体系的传输层面。即认为先进的思想学说,不可能由个体自发产生或自觉完成,而只能从外面灌输到个体思想中。虽然个体也可能形成某种正确观点,甚至是先进思想的闪光,但作为代表最先进、最彻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由于它是对社会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需要反复实践,深入探究,甚至须经过无数个迂回曲折,乃至流血牺牲才能得到,因而个体是无法自发达到这一理论层面的。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理论灌输、观念训诫和思想诱导,才有可能迅速提高国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才能统一人们意志、维护社会团结和进步,并最终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正是出于这一情形,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采用这一模式。二是教育心理层面。即青少年知识不丰富、社会阅历不深、思想可塑性大,因而应以灌输教育为主,以促进其社会化进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教育社会学研究鼻祖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把教育界定为“成人对那些还没有为社会做好准备的人所施加的影响”。极力主张“绅士教育”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也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选择性教育模式是以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规范为德育目标,运用两难问题辨析、环境诱导、自我领悟等方式,进行指导性教育的一种德育模式。选择性教育模式的理论渊源虽然十分芜杂,既有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一种政治动物的痕迹,也有费希特关于自我完善论的神秘主义色彩,更有实用主义者关于“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存在主义者的自我中心论调和人文主义者指导性咨询观。但其理论归宿却是一致的,即完全遵循个人主义的道德原则。如萨特鼓吹“人是注定自由的”,极力主张人要摆脱现实社会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束缚,冲破周围客观环境的限制,实现自我意志的绝对自由。以创建美国自由学校而闻名的A·S·尼尔认为,要使儿童成为完善的成人,就必须允许他们具有自由的环境。可见,在他们看来,灌输是不必要的。认知派的主要代表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学派的支持者也认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者不可能达到“把些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的目的,因此坚持主张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Without indoctrination)”,认为道德教育不是要去灌输或引进任何一种特殊的新的价值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已经具有的价值。这一观点在阿米泰·埃则尼的《学校能够教给儿童价值观念吗?》一书中表达得很充分。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也是试图将德育工作重点从传递特定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道德思考和探究能力的代表性人物。 选择性教育模式既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也是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个人主义思想是从人的本能出发的、属低层次的思想和意识,自然无须教育和引导;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原则是社会所普遍存在、体认和倡导的,因而先进思想的灌输教育在那里不但是不合适、不合法的,而且也是多余的。客观地说,灌输性教育模式和选择性教育(又称指导性教育)模式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条件下产生,并为各自的社会服务的,可以说各有特色,各有成效,完全肯定一方而否定一方是不可取的。 当代青少年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在这一开放而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的灌输性教育,学校所刻意筑起的一道道信念大堤,犹如一纸单薄的空文、一串理想化的彩泡,显得那么脆弱和苍白。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灌输性教育的局限性,在于传统的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不一致性。或者说,灌输性教育的泛化是影响德育效果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灌输性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学校德育的唯一方法和全部内容。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块。灌输性教育的泛化,不但因其过分突出政治而与时代不合拍,而且因那种你打我通的方式也与时代相抵牾,更因学校德育的自我封闭而与时代格格不入,以致使学校德育的效果呈严重下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