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指出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主流的现实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主流地位已不复存在。然而现实主义由于它所依据的哲学基础是科学的,能全面真实地揭示人的本质,且具有充满活力的审美功能,因为回归到文学主流的地位就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现实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宽容地对待其它艺术,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其它艺术手法来丰富自身的表现力,从而始终保持一种运动的、发展的状态;现实主义也将强化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意识,担负起“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历史使命,从而顺应读者对文学的期望,促进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主流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艺术试图在这个世界里,在事件中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 ——康拉德 “自古雄才多磨难”。用这句话来比喻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命运,也许是不过分的。和其它的文艺思想或创作原则比较起来,现实主义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卓著,是当之无愧的“雄才”;但是,它所走过的道路,却又是那样的曲折、坎坷。公开歪曲者有之,企图取代者也有之。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艺思潮大量涌入国门大开的中国,我国文坛上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活跃景象,一种经过苦苦追求的局面刚刚形成,就会受到来自自身的异样目光的审视,并且很快被打破。就这样,中国当代文学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把西方一百多年的文学发展过程演习了一遍。在这股波浪翻滚的潮流中,现实主义象一位挂满勋章的“老人”,被挤到了一边,受到了后起者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主义文学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还没有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转型时期的文坛,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还需要文学主流吗?这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是个令人讨厌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需回避的问题。就象植物有主干,人体中输送血液有主动脉,机械动力系统有主机,行政机构有主管,多声部音乐有主旋律一样,一个时代的文学有主流实属常情。提倡文学主流,也并非意味着取消多元化格局,这也同客观世界中主流并不排斥支流一样,主流文学和多元化格局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并存。因此,人为地否定、取消文学主流,是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 转型时期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主流?现实主义还能象过去那样成为文学主流吗?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 一 勿庸讳言,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主流的现实主义,在当今中国文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主流地位不复存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从理论研究看,我国文学理论界于80年代末曾就现实主义命运展开过讨论。当时,对现实主义提出挑战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现实主义过时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向内转”是新时期文学创世纪的开始,要实现“向内转”,文学创作就必须着意“表现”人的意识、内心、情感等主观性较强的内容,而这是“再现”性艺术力所不及的,因此说,现实主义过时了。不难看出“过时论”者把“表现”和“再现”从根本上对立起来了。事实上,无论是体式抑或是具体作品,“表现”和“再现”只能是有所侧重,而不能截然分开,即使在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那儿,虽然他们强调忠实地描写现实,但同时也并不废弃虚构,并强调理想、热情,即作家主观的重要作用。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就很强调主观感情的作用,他在《艺术论》里谈到“艺术的价值实际上只决定于最后一个条件,即艺术家内心有一个要求,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黑格尔从审美角度,更清楚地揭示了表现与再现的关系:“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①可见,把表现和再现人为地分开,认为现实主义不能表达作家内心是不对的。另一种观点是“现实主义无边论”。这种观点认为,既然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倡导忠实地反映生活,那么,现代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也都程度不同地从各个角度再现了社会生活的图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文学样式实际上都是现实主义。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取消现实主义。从文学发展史看,现实主义无论是作为文学运动、文学流派或者是创作原则、创作方法,都有鲜明的特点,都是一个历史的客观存在。 对现实主义冲击最大的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开始厌弃世界、脱离现实和非理性主义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它强调面向内心世界,主张渲泄人的本能,与现实主义大相径庭:物质环境的压抑成为其共同主题之一;人们的内心世界、心理深层的暗流——本能的冲动、潜意识或无意识得到了前无古人的表现;用象征、比喻等手段来表现抽象的意念成为其普遍倾向;传统手法遭到唾弃,怪诞的情节、朦胧的意味、离奇的象征、扭曲的形态、晦涩的语言,混乱的逻辑、随意的夸张,飘忽的思绪、杂乱的结构等多种多样变化不定的手法,成为其形态上的典型特征。不可否认,现代主义文学在揭示资本主义现实同人类发展的抵触上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突破传统、丰富艺术表现方法方面,也有多方面的探求,且能启人耳目。但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依赖的哲学基础极端主观,乃至于荒谬,内容的过分本能化和抽象化,形式的怪诞与晦涩,从而使文学不仅与社会本质不符,而且也导致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失落,走上了告别读者的道路,只能在孤独与寂寞中徘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后现代主义,“不光继承了现代主义,并且把它推到了极致:揭示‘存在’的‘毫无意义’,以及蛰伏其中的‘地狱’,‘虚空’,‘无’,表现出了失去安全感后的惶惑和痛苦;同时,语言理论和文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要努力推翻语言本身的基础,以显示从清醒的探索中看到语言的外表意义业已消失,成为一种无法解决的不确定的游戏。”②至此,虚无主义观念全面进入了文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