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还原

——九十年代文化转型的一个例证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世纪之交的中国无疑正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转型。不绝于耳的文化喧闹和层出不穷的话语更迭使我们这个商业时代充塞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闹剧。“文化”在商品化的普及和推广中迅速地膨胀着。MTV、卡拉OK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喝、拉、撒等最具世俗性的方方面面都顷刻间被烙上了文化的印痕。一切都“文化”了,我们已经无法在这个文化的狂欢节中寻找“文化”与“非文化”的区别。显然,文化在它的普及和世俗化过程中被“非文化”化了,文化在辉煌的同时却蚕食了它自己的本质,从而远离了它曾经令人炫目的精神属性。而我们时代的文学在其“文化”化的过程中也逐步远离了它的边缘状态而具有了“轰动”效应。寂寞的文学如今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热点,这种充满喜剧性的神话实在让人目瞪口呆。文学不再神圣也不再高贵,它切切实实地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极普通的文化消费品。我不知道文学这种轻而易举的民间化和普及化究竟是文学的成功还是文学的失落。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转型期的必然成果。然而,当我在这个时刻面对先锋小说的命运,总有一种无法遏止的黯然神伤。先锋派的民间性还原和通俗化转型这样一个文化事实我很长时间都不愿正视和承认。作为一个热心的先锋鼓噪者,我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带给我的自我否定和自相矛盾。因此,我很长时间都把有关这一事实的话语压抑在意识最深层而不愿捡起。但不管怎么说转型期的先锋派能在自我还原的同时完成对于先锋性和通俗性这水火不相容的文学两极的融化与嫁接,仍然是值得言说并能赢得敬意的。

      一

      虽然,在理智上我们也许会为文化的消费性、经济性吞没了文化的精神性和神圣性而痛心疾首,但平心静气地想想,这种阵痛性的文化转型也确实为我们反思文化和文学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尺度和参照。对于先锋派来说,不仅在作家意义上他们“先锋”的光圈被剥落了,而且在公民和人的层次上他们也被还原成了普通人。尽管这种还原在我们看来既有自觉和主动的一面,也有不自觉和被动的一面。但无可怀疑的是,在时代的试金石面前,先锋派已经逐步呈现出了他们的“本真”状态。在此之前,我们关于先锋派的期望和幻想在他们还原为自身之后也已经袒露出了一厢情愿的乌托邦本质。真实令人痛苦,但真实毕竟让人清醒,只有在这种真实面前,我们才可能真正走进中国作家的心灵世界。

      中国的作家和文人有着几千年的清高传统,重名轻实,重义轻利,“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他们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世代相袭,引以为荣的人生哲学。而在我们的印象中先锋派作家更是把这种清高哲学发扬光大到了极致。他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形象是甘于寂寞、“荷戟独徘徊”的文学清教徒形象。独居文学的象牙塔内,他们不停地创造出为读者冷落的文学精品,其不计利害得失、功过荣辱的悲壮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他们的文学眼光更是具有超越性,他们从来也不愿为当下读者写作,某种意义上说现世读者的茫然无措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的一部部“传世之作”所召唤的本质上并非是当下读者而是诞生在未来世纪的“假想读者”。在先锋派这里被拒绝非但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荣耀,他们不但借此巩固和维护了神秘清高的人格形象,而且更证明了作为“阳春白雪”的先锋文学的超前性和前卫性。而广大的世俗读者虽然对先锋派的莫测高深望而却步,但对他们陌生的人生方式仍不失敬意,正如对待某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一样。这样,在世俗读者眼中先锋派人生和他们的作品被等同了,先锋小说所描述的对当下世俗生存图景的拒绝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误读为先锋作家自身对世俗的拒绝。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对先锋派人生和人格的文学化和艺术化的阐释,也导致了清高作为一种文学和人生境界的神圣化理解。

      然而,当大规模的文化转型变成现实,当经济原则和金钱原则彻底击溃了精神原则的时候,清高的传统就一触即溃了。中国的文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完成了对清高时代的告别和抛弃,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重新创造自己的生活史:走向世俗,为争取更多的实利而奋斗。而在这个整体性的奔赴世俗的文人大军中,先锋派的世俗还原尤其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从清高中乍醒过来而落入世俗物欲的“昔日先锋”甚至比那些天生世俗的人更富于算计和钻营。他们花样百出的世俗本领证明了他们从前的自命清高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误会和骗局。我相信,清高对于先锋派来说从来就不过是一种姿态,一种伪装,一种自我安慰,一种生存策略,一种在受到压抑时聊以自卫、自慰的手段。清高从来也没有成为他们的禀性,融入他们的人格中并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显然,中国文人的清高不但具有局限性、脆弱性、虚伪性,而且本身就饱含了世俗的因子。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比如我们眼下的文化转型),这种世俗很快就会抽茎发芽原形毕露。

      我们终于发现,先锋作家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种淡泊功名的清高之士。他们成名的焦虑实在远甚于这个商业社会中的任何一位凡夫俗子。他们之心甘情愿地居于文学主流话语之外从事远离世俗的纯粹文学实验的壮举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演。他们的故弄玄虚,他们的愤疾世俗,他们的离经叛道……事实上都是在卧薪尝胆地寻找一个突围而出的缺口。他们是那样渴望进入意识形态话语的中心,是那样渴望被注视被谈论,以致于当他们有机会走出边缘状态时都显得迫不及待。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少数评论家(精英读者)为先锋派的鼓噪终于被汇入了时代的话筒之中,先锋作家开始被当作我们时代最杰出的文学精英被言说,先锋小说作品开始走俏畅销书场并借助于影视效应而声名远播。清高的先锋派们一下子就甩去了沉重的清高外衣奔出书斋投入世俗的河流畅游起来。作为世俗的名人,他们乐此不疲地晃动在全国各地的电视镜头和报刊封面上。他们有过寂寞和失落的痛苦,如今是他们加倍收获和享受荣耀的时候了,而“先锋”和“新潮”也开始脱离其本身的文学意义而纯粹作为一种荣誉被先锋派享用着。正是在一次次的粉墨登场中先锋派走到了前台,走出了他们的清高和神秘,从而彻头彻尾地还原为一个个俗人,一个个以名人的面目出现的俗人。

      另一方面,先锋派也绝非“喻于义”的君子。当他们还原为俗人之后其对金钱利益的追逐丝毫也不逊于普通民众。文学的经济效益在他们这里可以说被实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一旦撕去从前文学实验的伪装,创作的生产性特征就一览无遗。现今的先锋作家比任何时代的作家都要高产,不仅一年可生产数部长篇小说,而且选集、文集、全集铺天盖地。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文学大师就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他们一方面以自己的赫赫大名占据各地的报刊杂志,另一方面又收获大量的金钱。先锋作家们显然正以他们卓尔不群的适应能力,成为我们文化转型期中最先富起来的文化阶层。而电脑的介入则更加速了他们的高产和资本积累。这时的先锋派可以堂而皇之地下海、经商,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游乐消费。他们淹没于世俗的河流如此不着痕迹以至于我们常常能在世俗的人群中与先锋派摩肩接踵。先锋走进了我们,融化在我们之中,却没有一丝余响。我们茫然回顾只发现四溅的水珠,先锋派却永远地消失了逝去了。这样的结局令我们感伤。也许,先锋派作为一种文学存在其最高的价值本就不是其实在性而是其理想性,我们是把先锋派作为一种精神宗教信奉着以对抗世俗的。我们盼望先锋的火炬能永远照耀我们的灵魂,这种企盼虽然不无一厢情愿的性质,但却是绝对真诚的。然而,先锋派的本意却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燃烧自己而发出的些微精神火光不仅不是为了照亮和引渡别人的灵魂,而且甚至也无意于照亮自己的黑暗。那纯粹是一星照明的火花,一旦他们找到跨入世俗领地的台阶和路径之后,火光就自然熄灭了。这真是一种阴错阳差的误读,一个巨大的时代误会。当我们从这个误会中醒悟过来时,那种我们用理想和热情浇灌起来的先锋派的清高已经烟消云散了。与此同时,我们关于先锋文学的理想也就注定了要遭受一次同样的沉重的打击。因为真正的清高对于文人来说是绝对需要的。这种清高是根植于对物质文明本质的深刻了解和彻底藐视之上的,它将牢固地以人格的形式存在,决不会一受到物质的诱惑就溃不成军。相反,这种清高将有助于作家个人精神高度独立、升华和扩张并最终冲破整个物质世界的围困。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时代这些弃绝清高而沉入世俗河流的先锋作家,我们还能期待他们有何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