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现代文艺学终于突破了反映论的单一视角,价值论不仅摘掉了唯心主义的帽子,而且作为认识文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方法已形成共识。但是以建设姿态的研讨还刚刚开始,文学价值的本质、结构及其功能系统、运动诸基本问题还远未得到具体的剖析与科学的揭示。本文拟陈述己见求教方家。 一、关于文学活动 文学价值及其功能产生并存在于文学活动之中,因此考察文学活动应该成为本文阐释的逻辑起点。 作为艺术活动之一种,文学活动象人类的各种活动一样,首先体现为主体──客体的运化关系。主体通过实践在对客体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志有目的地运化客体。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两种基本类型。文学属于后者,即不体现为对客体世界的实际的物质性改造,而只是一种精神方式的掌握。 以精神方式掌握客体世界还有其它意识形式,然而文学活动的主体──客体运化关系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正是这种质的规定性使它同科学活动、道德活动、宗教活动区别开来。 存在决定意识。认识性是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关系的第一个规定。然而,同是认识,文学与科学既在对象上又在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乔治.卢卡契的“拟人化”概念深刻地揭示了这种差异。他指出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实践活动:在对象上,与时空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科学的对象不同,文学的对象只是那些与人的生活相关的事物,即人的世界;在方式上,科学是单纯的认识活动,它只追寻对象的本来面目并力求贯彻客观性原则,而文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对客体作出反映,与客体构成主体性的对象化关系。① 拟人化认识必然包含着科学所阻拒的主观评价性,它把主体的“是非”、“善恶”、“美丑”等人生体验转化为价值判断溶入文学反映之中,使之体现出人与世界关系的倾向性观察。例如“月是故乡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类诗句。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此说明过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两种成分的必然联系:艺术总是关注现实中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人既然对这些事物感兴趣就不能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说出他对它们的判断,“这种判断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艺术作品的新的作用,凭着这个,艺术成了人的一种道德活动”。② 其实把文学的评价性引申为道德性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个偏颇。文学固然不无道德功能,然而它本身并非道德活动。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人们有遵从它的义务及责任──是体现着社会功利目的的理性实践领域。文学活动虽然隐伏着助益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的意义,因而无疑也具有社会目的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象道德那样承载着具体实利价值);但是它的超功利目的的一面也相当显著:创作和欣赏都是在暂时抛却了社会义务责任及生活实务烦扰的心理态度下的自由精神活动,这一活动全然为想象、幻象、情感、意志所支配,主体可以无所禁忌地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从而得到性情的愉悦和心灵的填补,如游戏的效应一样。席勒、斯宾塞等人以游戏说解释艺术的起源固然失之片面,然而文学活动具有游戏性则是无可置疑的。 在无现实利害计较而只限于精神上的求索与慰藉这一点上,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最为相近。但是宗教的超验的自在性与彼岸性及神秘主义使它无需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信徒们只能靠个人难以言传的内心体验在冥想中去接受它,教义宣谕和宗教仪式不过是促进与强化信仰力量的外在条件而已。文学活动则具有符号性。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③现代人类文化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西尔称这种“外在标志”为符号,认为符号并非消极的传达工具而是起“构型”作用的感性媒介。他说,对诗人而言“语词不只是他技术手段的一部分,它们是创造过程自身的必要要素”。④ 从上述比较考察,我们要引出这样的结论:认识性、评价性、游戏性与符号性是由“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人的世界”的相互运化而成的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属性。认识性与评价性属于文学的反映方面,游戏性与符号性属于文学的创造方面。 二、文学价值的结构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⑤马克思的这个政治经济学命题同样适用于文学价值的研究。文学的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人的世界)运化关系的认识性产生反映价值,评价性产生判断价值,游戏性产生愉悦价值,符号性产生形式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价值是个多质的复合系统。 看到文学价值结构的复合性仅仅算是走过认识全程的一半,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对它们之间何以能统一和究竟是怎样统一的揭示。统一需要“中介”。文学活动及其价值结构统一的“中介”是审美。审美虽然也是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属性,但它同时是作为其它属性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过渡的桥梁而存在的,这种地位与作用使它成为文学活动的生命和灵魂。失去审美便没有文学。因此严格地说,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属性都为审美所统摄与支配,其产生的价值相应地都具有了审美的特征。它们是审美反映、审美判断、审美愉悦、审美形式。 审美反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感性直观。与以抽象逻辑方式揭示客体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反映不同,它是靠瞬间的直觉去把握对象的形式及其内蕴,并进而把它体现为与生活保持直接性联系的假定性感性形态。当然这种反映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而是基于人的需要对现实的一种选择与忽略。按照马斯洛的剖析,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向高级递进可以排列出七个层次。⑥由人的这些需要所形成的精神个性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之总和构成人格。从主体方面说,文学活动实际就是人格的艺术投射与反映。因此,人格化的审美反映固然一方面由于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只从人出发,从而造成其提供的反映价值不会象科学领域那般广阔(与人的生活不相干的事物就不能成为它的对象),然而另一方面它的以体验与感受的方式所揭示的属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又远比科学知识要丰富得多。不啻如此,有些审美反映永远也不能转化为科学的对象,甚或跟科学认识相忤逆。如“人比黄花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朝如青丝暮成雪”一类审美反映。这种反映与社会人生构成的意义显然具有科学知识所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