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有人说,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不一定提什么社会主义文艺了。在有些人看来,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文艺是没有也不应有什么联系的,不管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社会主义文艺是同市场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产生的一种文艺。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这样那样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生都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文艺也是一样,它根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产生两极分化,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必然要产生社会主义思潮。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文艺就是这样历史地应运而生的。

      二

      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是伴随着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从“五四”运动算起,经历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那个会议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不仅为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文艺运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为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这个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合乎逻辑的发展。几十年来,经过刻苦的努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为世界社会主义文学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同时也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原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从根本上说,这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同我国商品经济发展不够有关,也同对基础上层建筑学说的简单化理解有关。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滞后,而政治斗争却十分激烈。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被严重破坏了,而中国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则被激发起来。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为着巩固人民政权、保证革命向前推进,也较多地采用政治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前,强调文艺从属政治,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作用,使革命文艺同其他形形色色文艺鲜明区别开来;但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这样强调,其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的文艺家为了配合政治就图解政策,乃至出现“写中心、画中心、演中心”之类做法,结果是公式化概念化作品泛滥成灾。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后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同时又明确指出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这个论断闪耀着革命辩证法的光辉,是几十年来关于这个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

      过去对文艺的社会作用的理解、阐释也有不够科学之处。过去讲文艺的功能往往把它归结为三种作用,即: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这样概括固然不能说有什么大错,但娱乐作用未加以强调,只在讲审美作用时附带提到,这不能说是很科学的。近几年认识到“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娱乐作用被单独列出了。有人把文艺的作用概括为: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有的人甚至把娱乐作用列为首位。在我看来,文艺的作用还是提三项为好,即: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娱乐作用。而审美则是它的中介。就是说,文艺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娱乐作用都要通过审美这个中间环节,这是文学艺术的特征所在,是文艺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文艺的娱乐作用不同于其他娱乐样式(如打扑克之类)的所在。把文艺的娱乐作用强调到不适当地位,使其凌驾一切,抹杀它的审美特征,就容易使文艺走上媚俗、低俗的歧路,近几年庸俗低级读物泛滥成灾,从理论上说,其基本原因就在这里。

      商品经济不发展,民主机制不健全,家长式作风严重存在,思想方法形而上学,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的。1960年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上,周扬受全国文联委托,作了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13─14期第21页)这是总结几十年我国文学艺术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现在看来,这个概括除了“为工农兵服务”今天发展成“为人民服务”外,基本思想还是很正确的。可是会议结束后不久,随着左的错误愈演愈烈,到了1963、1964年,文艺界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被无限夸大,各个领域被指责为社会主义改造“收效甚微”,文艺团体被判定为“跌进修正主义边缘”,周扬报告里所列举的成绩自然不能算数,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道路的概括也就受到质疑和挞伐,“文革”期间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弄得文艺一片荒芜。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拨乱反正,文艺工作者被压抑的创作热情象火山爆发一样,佳作迭出,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与此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乘虚而入,逐步发展。有人公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没有前提的“双百”方针,且只许他们哥儿姐儿“齐放”,不许别人“争鸣”,有关部门又软弱涣散,不加引导,更不敢斗争,结果是文艺领域几度在相当大范围被弄得乌烟瘴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