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应当重视农村题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理论与创作》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凡是关心文学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这样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相对减少,尤其是真实描绘中国农民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的生存境况、心理变化,引起强烈反响的优秀之作极为罕见。去年公布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中没有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也就并不只是偶然的现象了。这与我们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农业大国的实际国情是不相称的,应当引起重视。

      一

      我国不仅农业人口的绝对量大,而且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之高。近10亿农业人口中,有阅读能力的不在少数,他们需要文学,尤其需要描写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自新时期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弱,闲余时间大量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远不能满足广大知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阅读文学作品也就应当成为广大农民,特别是新一代知识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他们有的需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消闲娱乐,度过闲余时光;有的需要通过文学阅读来扩大信息渠道,拓展精神生活空间;也有的需要通过文学阅读来理解社会,加深对现实的认识;还有的需要通过文学阅读来获得审美享受,在文学中反观自我,坚定人生信念。无论出于何种动机,最适合他们的口味,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主要是农村题材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广大知识农民汇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文学读者群,他们需要大量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广大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学创作资源。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轨,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不只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还必将导致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的深刻变化。由于中国农村长期封闭,生活其间的中国农民承受传统文化的因袭重负,在社会转体中受到的心灵冲击尤为巨大,激起的心灵震荡也将异常强烈。这些无疑都是现实时代图画中最具风彩的景致。文学作为社会演进的活的历史,如果简化甚至遗漏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也就只能是残缺的历史,没有生机气韵的历史。我们的作家描绘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是不应该看轻农村题材的。

      正是由于中国农民需要反映农村题材的文学、中国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学创作资源,促使中国新文学形成了重视农村题材的传统。鲁迅先生率先以新小说的形式描写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民的苦难人生以及其所承受的因袭重负,其举世瞩目的创作实绩开启了新文学重视农村题材的良好风尚。以后的乡土文学沿着鲁迅开创的艺术道路,深入描写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中国农村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起到了唤起民众觉醒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革命作家坚持工农兵方向,把农村题材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度。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重视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农民,以致多数作家以反映农村生活为荣,有的作家举家迁居农村,深入生活,还有的作家明确表示,一辈子为农民写作。在较长的时期里农村题材的创作十分活跃,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声誉很高。新时期之初,虽然随着社会结构变化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题材领域得到拓展,但是农村题材仍然在整个文学领域中占有较大比重,描写农村生活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数量不少。由此可见,自鲁迅以来农村题材的创作形成了传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步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文学要融入世界文学的多极化格局,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不应该背离传统,摒弃自身优势而看轻农村题材的。近些年中文学受到读者冷落,陷入困境,固然有多种原因,忽视农村题材的创作,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作家对农村生活失去兴趣,对广大农民失去热情?这是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矛盾的交点已不在农村。中国农村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直发展比较顺利,此后改革的深化,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再没有对农村出台震动力大的革新政策。社会转型对农村的影响虽然深刻,却是潜移默化,平缓而至的,不致在农村造成大的起伏与波动。因此广大农村较少出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改革的中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工矿,城市工矿的改革又由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城市工矿的改革较农村改革更为艰难,几乎每深化一步都触发起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此外,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腐败问题、下岗职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也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工矿。城市工矿成为了社会矛盾交点集中之所,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相对平静的农村也就难免成为作家“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第二,部分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侵染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普遍趋于实际利益的追求,受时风影响,不少作家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把创作视为获取财富的手段。面对滚滚商潮,不仅有些年青作家自我迷失,摒弃崇高的精神追求,甚至有些长年为艺术苦苦探求的知名作家也抵挡不住市场的诱惑,告别崇高,转向迎合市民趣味的世俗写作。这样的作家是不会真正关心农民的命运,潜心描写农村题材的。此外,新时期文学在摒弃“从属论”向审美本体回归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某些“将婴儿同污水一起泼掉”的过激作法,以致有些作家无视文学所应担负的构建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疏离时代,疏离人民,或热衷于个人化写作,苦诣营造自我心斋,或置身象牙之塔,专注于形式探索,将依靠情感的文学创作转化为纯粹的技术操作。这样的作家也是根本不会关心农民命运,描写农村题材的。

      第三,多数作家不了解农民。在现代文学史上 乡土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以及其后的乡土文学作家都出生于农村,后来虽然离开了农村,但仍然十分关心农民的疾苦,与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在作品中描写中国农村的凋弊与农民的苦难得心应手。新中国建立之后,有些著名作家,如赵树理,不仅出生农村,十分了解农民,而且较少离开农村,成为地道的农民作家,另有一些作家,如周立波、柳青等,出生农村,外出成名后,出于对农民的感情,又从城市返归农村,体验生活。他们都写出了具有乡土特色的鸿篇巨制。新时期之初,一大批在反右等政治运动中受冲击发配农村的作家和“文革”时期下放农村的知青返回城市。由于他们真正生活到了农民之中,了解农民,所以在一段时期里写出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矛盾的交点由农村转到了城市,更由于我们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再像赵树理那样甘愿一辈子为农民写作,像周立波、柳青那样扎扎实实地到农村体验生活,以致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作家越来越少。作家张平说:“作为作家,你的生活属性必然决定着你作品的属性,你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也就必然会有什么的作品。”(注:张平《抉择·后记》)我们的作家不熟悉农村,不了解农民,甚至不关心农村,不关心农民,又怎么能够写出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