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问

作 者:
王蒙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解放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问:文学的悖论的根源是什么?

      答: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的生活的本身、认识的本身,对世界的感悟的本身是含有矛盾的,含有悖论的。比如我们是关心眼前现实的,关心我们的世俗的生活的,但是我们还有理念,我们还有幻想,还有对美的追求,有对彼岸世界的想象等等,所以认识的本身就是有悖论的,而文学是用比较原生的方式来反映生活,因为它不是把它凝结成几条判断、规律、定义,而是用原生的方式来反映生活,所以它最能够体现出悖论。

      问:您对当代文坛有何看法?

      答:我对“文坛”一词并不很喜欢。什么叫坛,坛似乎是一种表演,像杂技的表演,而文学是需要大家静心写作,如果太多的表演性,不是我最理想的事情。而且我们要判断什么是文坛的表演,什么是文学的真正的河流。

      问:您如何看网络文学和文学作品在网络中的被侵权行为?

      答:这是两种问题。网络中的侵权问题要通过完善著作权法来解决。网络文学,我觉得是现在提供的一种新的可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非常容易,但是这种方便和容易会使大量的垃圾出现,这也是一个悖论。我们希望文学有更好的传播手段,更自由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并不是说手段一方便,空间一好杰作就出来,相反可能是垃圾先出来了,我想这是一种代价,我个人对网络文学持肯定态度,相信会有有价值的作品出现,但是不可估计过高,也不可操之过急。

      问:中华老字号都具有独特的加工艺术和高质量,俗称绝活,请问您这位文坛的常青树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答:感谢抬举,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功秘诀,也不是什么常青树,我现在已感到自己的精神和写作精力都不如过去,我有一条就是喜欢学习,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勤恳学习。

      问:您如何看待周扬?

      答:周扬当然是一个历史的人物,我主编过一本书叫《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26元,谁对周扬有兴趣欢迎购买这本书。

      问:金庸和王蒙是不是悖论?

      答:我们是顺论,没有悖论啊。我在香港讲演时金庸去做主持,说了很多好话。我们之间很少有冲撞的时候,他写他的武侠小悦,我写我的季节系列,我写的人物中不会出来一个剑侠,也不会有练气功的,他写的书里也不会出来一个支部书记、一个共青团员,所以我们各作各的。

      问:您对王朔的调侃文学和抨击文学有什么新的看法?

      答:没有什么新的看法。最近他发表的各种意见比较多,小说主要还是前几年写的。

      问:很多有名的作家都以自杀来结束生命,这是什么原因?您对自己的个性怎么评价?

      答:即使自杀以后能成为更伟大的作家我也不自杀。蒋子龙在某次讲演时也被提到过这样的问题,他不敢随便回答,他找到一篇美国心理专家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是名人、大人物的自杀比例非常大,政治家的比例是8%,自然科学家的比例是9%,音乐家是33%,小说家是44%……大概如此吧,我不记得了,似乎按道理写小说的人有自杀的趋向,也可能正因为有原因,我从写作开始就产生了极为强大的抗自杀的抗体,我希望所有写小说的人都打上抗自杀针。因为从我的想法来说,小说家应该有从精神上更丰富,更奇妙,别人无法侵入的世界。虽然有医学家研究古代小说家有40%多自杀,我个人的看法写小说有利于心理健康,写小说和读小说是一种抗自杀的因素,所以哪位心情不好时就读小说,如果读了别人小说还想自杀,我建议你读我的小说。

      问:关于韩寒现象,您怎么看?

      答: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因为特殊所以不能作为一个规律来看。作为一般规律,我不赞成一个孩子过早的退学,尽管学校教育有很多不足,学校教育永远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现在又没有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方法,送到胡同里就能够练出更好的学问来?我不相信。但是对极个别人,我不加评论,作为个案太特殊了。但是作为普遍规律,这些年我遇到过一些家长写信说自己的孩子发表了作品,受到好评,现在不想考大学了,想退学,我都给他们回信,希望他们放弃不考学的想法,告诉他们还是要上大学,还是要多学知识,要有稳定的职业,要能够生活自立,这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可能是一个庸俗的提法,但我想可能会少害一些人。

      问:您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有哪些,是否包括您在内?

      答:我觉得一般来说,每个作家都认为自己是比较优秀的,如果他认为自己是比较差的话,他就不如改行去干别的。所以如果我认为我也算较优秀之一的话,这不足为奇,没有什么特殊的与别人不同的感觉。

      问:你所提倡的作家学者化,与文学的悖论的关系如何?

      答:我并不是提倡学者化,而是担忧作家的非学者化。首先作家不一定都是学者,但是作家离学者越来越远不是一件好事,这本身就有点悖论的味道,我并不是认为所有的作家都应该是学者,那怎么可能呢。外国这种事情多得很,有的人见过大的场面,大的人物,他写的回忆录,非常畅销,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这样的作品也是需要的。所以并非要求作家都是学者,但是都不是学者,连起码的应有的知识都没有,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这和悖论是有关系的,我前面讲到悖论之一就是写作本身需要积累,是可操作的、可积累的、可传授的、可学习的,还有一种认为是偶然的、是灵感的、是先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