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者接受的趋真心理对文学真实的建构作用

作 者:
李莉 

作者简介:
李莉(1970-),女,湖南双峰人,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文艺创作美学研究。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湖北 恩施 445000

原文出处:
《娄底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阅读文本,文本语言的逼真效果使读者在心理上将语言事实趋向于现实事实,为语言魅力所诱导产生思想观念的认同、情感的共鸣及价值意义的生长,从而实现心灵真实。读者接受文本萌发的趋真心理对文学真实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66(2001)01-0040-04

      文学真实的读者因素,传统的文论观里它属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大多数理论只注重真实与生活的关系,或者认为真实只与创作主体有关,只要作家倾注了真情实感的就是真实。这种把真实归为“生活真实”,“情感真实”的观点,一方面可以揭示真实的生成因素,另一方面却忽略了真实的实现因素——读者。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艺理论中随着阅读现象学、文艺阐释学理论的诞生发展,读者的地位被强烈地突现出来,特别是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研究,读者站到了文学活动的核心位置,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的读者中心论思潮,给传统的作者中心论予以有力的反拨。萨特说:“作家是为所有读者而写作”,“写作活动包含着阅读活动”,“写作就是向读者吁求”[1](191)。接受美学的代表伊塞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尧斯也认为作品的意义很重要的部分是读者赋予。读者地位的迅速提高并占据要位为文学真实的研究拓宽了一片天地。

      读者阅读文本,实现文学真实,并不是将逼真语言表现的事实转化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即不是拿文本去对应生活或将生活事例印证文本,而是阅读主体在文学文本语言逼真效果的作用下,心理上将语言事实不断趋向于现实事实,即在语言魅力诱导下产生思想观念的认同,心灵情感的共鸣以及价值意义的生长,从而实现心灵真实。这便是本文所谓的读者接受的趋真心理。由此可知读者接受的趋真心理对文学真学的最终实现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1.观念认同

      阅读文学作品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的交流对话。创作主体通过语言将自己对客体的审美感觉、审美价值以及心灵由此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物化为本文,读者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感受,两个主体在观念上产全认同感。厨川白村曾说:“诗人和作家产出底表现底创作,和读者那边的共鸣底创作——鉴赏,那心理状态的经过,是取着正相反的次序的……从生命的内容突出,向意识心理的表层出去的是作家的产生底创作;从意识心理的表面进去,向生命的内容突入的是共鸣底创作即鉴赏。所以作家和读者两方面,只要贴然无间底反复了这一点同一的心底过程作品的全鉴赏就成立。”[3]如果说厨氏之言揭示了创作与阅读相反相成的有机联系,那么柯勒律治则从另一个层面道出了两者的最终旨归。他说:“我的作品意在以具有超自然色彩的、或至少是具有浪漫色彩的人物为对象,并致力从我们内在的本质中转换出一种人世的情趣和惟妙惟肖的真实感,从而在心中为这些想象的幻影获得一种暂时的、明知其假而宁信其真的感受,而这一感受就构成了诗的真实。”[4]作家写作旨在创造“惟妙惟肖的真实感”;读者阅读意在获取“明知其假而宁信其真”的真实感。换言之,创作中真实是将人内心的真实翻译出来,阅读中真实则是将人内心的真实理解出来。文学接受活动一旦发生,文本就会向读者敞开,其真义就会在各种事物的遮敝中逐渐敞亮。这种敞亮需读者理解,从而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理解力。

      读者阅读某一具体本文前已具有的理解称之为前理解。前理解是从事阅读接受活动的基本前提。它包括阅读主体通过语言、经验、动机、意向、情趣、直觉等意识和前意识活动所获取的各种知识结构、人生体验、世界观念、领悟能力、评判能力、鉴赏能力。没有前理解,任何文学的阅读都不可能进行,任何文章都不能为经验所接受。布尔特曼说过:“没有前理解,任何人都不能领会文学中的爱和友谊、生与死……,一句话,根本无法领会一般的人。”[2]前理解促成理解具备的各式方法,确立较正确的观点,拥有熟悉的概念,使得阅读时的理解得以顺利进行。也正是前理解使我们的意识认识到文学是一种虚构,文学本文是作家丰富想象创造的亦真亦幻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就“明知其假”,却对本文中的恩怨是非、悲喜情愁抱一种超然轻松的心态,然后作出“宁信其真”的反应。

      读者对本文产生的“信”是一种人世的情趣和惟妙惟肖的“诗意的真实的信”,是审美意义上的“信”。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了低级需要后就会产生高级的审美需要。审美需求萌生审美期待,即满足个体某种审美愿望的期待心理。现实的复杂性、世俗性常使人难以摆脱功利的浸染,唯有文学这个五彩缤纷的理想世界能实现并满足人们任何的种种需求,它的无功利性可让读者忘却一切全身心投入其中,“凝神专注”以“移情他物”,从而达到“心醉神迷”、“神驰身外”的极乐境界。正因如此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种种欲求以期待所读本文能满足自己。英国著名艺术家冈布里奇说:“我们自己的期待在破译艺术家的密码时起了作用。我们带着调好的接受机来到他们的作品跟前,并期望能接受到一种特定的标志,一种特定的符号刺激,且以做好准备来处理它”[5]。读者所具备的前理解及其怀有的期待心态使之阅读时容易进入角色并至忘情境界。读者一旦接受本文便与作者产全观念认同,与本文形象发生“共鸣”期待“宁信其真”之效应。

      2.情感共鸣

      “宁信其真”是对“明知其假”的仿真反应,是完形的趋真心态表现。格式搭心理学认为,人具有一种完形闭合心理,例如一个有缺口的△或□,人们初看它从视觉心理趋向于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图形,对其缺陷往往“忽略不计”,因此审察事物的发展情形时,人们不太重视局部的组成因素,而是高层建瓴把握各组成部分构成的总体趋势,抓主要矛盾,因为整体总是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同样,文学活动中,人们认为一部“小说的成功不在于它再现了对象的表象,而在于表现了对象的整体”[6]。不仅小说如此,诗歌如此(尤其是多个意象组合的诗歌更如此),一切文学作品均如此。完形心态促使人们将虚构的文学趋向于现实的真实,他们不在意单个对象(意象)的单个行动(意义),也不愿深究其细枝末节,却注重他在整个本文系统中所起的意义及其对现实生活的作用与影响。神魔小说《西游记》拿猴子孙悟空作典型形象,赋予他凡人少有的灵智与神通广大的魔力,这种非凡才能和他的种种遭遇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读者们对这一形象津津乐道百读不厌,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都把孙悟空当作心中膜拜的英雄。为什么这样一个虚幻人物能引起广大读者的信赖?关键在于孙猴这个形象是集正义、勇敢、智慧、善良于一体的化身。现实中这种为人们所喜爱欢迎的完美形象几乎不存在,唯文学创造的虚幻世界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幔亭过客说“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幻到极处便是真到极处。现实主义文学中阿Q是很典型的人物,但日常生活中也不存在其原形,即使有类似人物也难和鲁迅先生说的一模一样。然而他的“精神胜利法”一旦在《阿Q正传》中体现出来,迅即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很多人甚至感到鲁迅在写自己。阿Q这一特性的确在许多人身上存在,但又不完全集中于某一个人,他是代表许多人的“典型”,却不体现具体的个人。这样文学将无限的可能变成有限的必然,它广泛的不应性变成了极其普遍的适应性。从而文学的真实性表现出普遍虚幻的泛真性,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