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在经历了新时期发轫之初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后期的“方法论热”和90年代的“体系大战”以后,现在又受到高科技的挑战——当现代高科技犹如文明时空的一只仙鹤飘然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人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高效与便捷,也有精神审美领域的新奇与变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首先是新技术革命带来文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近年来,就在人们扼腕喟叹文学一步步走向沉寂,深感理论拓新举步维艰的时候,忽然发现文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已经悄然变化。随着高科技对文学艺术的不断介入,特别是网络文学登上文坛以后,文学理论研究所面对的文学面貌、形态、存在方式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种变化突出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文学类型的边缘化——语言艺术日渐被音像艺术所挤占。自打市场经济体制把文学艺术纳入到文化市场接受价值规律的甄淘以后,影视歌舞等音像视听艺术就以其直观、快捷、休闲乃至媚俗的方式迎合公众,一路高歌,不断挤占文学地盘。使得昔日威武雄壮的文学阵营日渐萎缩,文学类图书发行量锐减,纯文学期刊纷纷退出文学领地,一些文场“跳槽族”或商海弄潮,或转道影视,使文学这一极富影响力的艺术类型处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地。有时甚至要借助火爆的影视作品,挑剔的读者才会回过头来寻找它的文学原著。 二是书写文学的边缘化——文学存在方式由书面向电脑网络转变。我们看到,就在传统的文学难以逆转地走向边缘的同时,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却正向文学中心挪移。北京、上海、广州及其他各省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文学网站,一夜间把网络文学覆盖到千家万户。一篇《第一次亲密的接触》调起了无数网民的文学口味,短短几年间,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剧本、网络多媒体艺术等,随着电脑网络的广泛使用而呈云蒸霞蔚之势,给疲软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文学创作、流通、欣赏方式以及文学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变革。 三是语言媒介的边缘化——文学由单媒介向多媒介延伸。由于高科技带来的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VCD、DVD、电子游戏、家庭影院、电视娱乐节目等对人们欣赏方式和消闲生活的巨大诱惑,使得语言单媒介的局限性渐渐凸现出来。大众审美文化选择渠道的拓宽,改变了许多人的欣赏习惯,又培养了新一代“多媒体族——把文字阅读与声音、图片、动画等视听观赏结合起来,其多感觉通道的全方位接纳,远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来得直观和过瘾。所以有专家预测:未来的文学,更多地将是作为综合性的电子艺术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品而存在——电视剧的脚本、电子游戏的说明词、多媒体艺术的文本等。 由于文学类型、文学存在方式和文学媒介方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文学研究对象——文学面貌的种种变化。也就是说,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所面对的将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面文本“硬载体”作品和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还包括“软载体”的电子符号作品、多媒体作品和网络文学作品。那么,我们文学基本理论中的诸多理论问题,如文学的存在方式问题、文学本体论问题、文学特征论问题、文学与其它艺术的分野问题、文学的语言艺术本性问题等等,都将成为需要重新审视和着力研究的理论新课题。 其次是网络文学带来文学研究内容的变化。高科技的文学生态背景所酝酿的文学变革,突出体现在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上。网络文学是一种借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由于网络文学所呈现的作家身分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的网络辐射化和欣赏方式的鼠标点击化等,形成了对传统文学基本理论的观念挑战和整体变革,可以说,它带给文学理论的将是一次理论范畴的“换血”、理论观念的“颠覆”和理论体系的重整。譬如: 在文学主体方面,传统的文学作品是由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十分明确的“作家”来完成的。而网络文学则不同,它的作者大多不是操觚捉笔的专业作家,而是钟情于网上漫游的网民;有些网上作品甚至没有确定的作者,它们可以是某个匿名或化名的“网虫”的率性而为,也可能是由许多彼此并不相识的网上冲浪者共同完成。所以有人形容说,网络写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这种创作动机的超功利性、创作心态的自由性和创作身分的平民性,使网络文学有可能真正成为大众的、张扬个我的艺术样式,同时也消解了昔日作家头顶上神圣的光环,象牙塔中的“鸿儒雅士”形象被无名者的键盘所击碎。网络文学作者从这里所得到的是文学表达的话语权,而文学研究者则需要根据文学主体成分的变化,来更新相关文学主体理论,检视既有的理论观点,重建文学的主体论。 在文学创作论方面,网络文学将带来创作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机换笔,让“爬格子码字儿”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或万用笔手写输入;二是可以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或超媒体方式,在同一平台上全方位地、多途径地予以立体化展示;三是可以在电脑视窗上实行文字、声音、图像的多重对位式套接,制作出“视窗中的视窗”、“文本间的文本”,以形成网络文学的复合文本;四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设计文学创作软件,以实现程序创作。上海一名中学生就曾成功地设计出“计算机诗歌创作”软件,该软件以“山、水、云、松”为主题,平均不到30秒钟就可以创作一首五言绝句,并创造过连续运行400多首无一重复的写诗记录。五是开发专门用于文学创作的电脑,美国纽约的伦塞勒协会就曾花费154万美元开发出了一部叫“布鲁特斯”的会写作的电脑,据称,这部电脑每15秒钟就能写出一则短篇小说,而一般读者和专家都难以分辨出这不是人而是由电脑创作的作品。网络文学创作的这些变化,正期待文学理论研究者对之作出学理上的解答与说明;这也就意味着既有的文学创作论,如创作原则、创作方式、艺术思维、构思模式、文学风格和表达技法等,都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