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I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743(2000)04-0035-04 一 虽然说“谈到趣味无可争辩”(休漠语),但就中西审美文化尤其是针对艺术领域来说,审美取向差异的不同表征是十分明显的。 就绘画艺术来看。西方绘画强调真实性,主要强调对客观物体的真实描模。自柏拉图的影子说,亚氏的模仿说便确定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倾向。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象一面镜子。”在绘画中讲求数理关系,黄金分割律的发现,为人体艺术美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达·芬奇发现了绘画透视法:焦点透视与空气透视,将数学原则与物理科学(光学)结合,使绘画对客观物理世界的描摹显得更为真实。 中国绘画艺术虽也讲求“师法自然”,但不是以求真态度去模仿对象,而是摹状对象之形去传达人物的内在精神,传神写意,感物写志是艺术家的主要任务。中国绘画艺术追求艺术之真主要表现在感情之真,“合情为真”。在艺术形式上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水墨山水画最合中国艺术之精神。“应物象形”,“观物取象”的艺术原则规定了艺术的人文关怀,甚至为情为意而变形,抽象自然对象。在艺术的形与神之间,神是灵魂,是统帅,形仅是传神的符号载体。更为甚者,中国绘画艺术有“以白计黑”的独特美学原则。《庄子·田子方》中有“解衣般礴”“是真画者也”。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将描形状物居于次要地位,而表现人文关怀,情感体悟为第一要事。自古就有“文品如人品”、“画品如人品”的美学理论。 就中西文学审美倾向看。西方以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为源头。希腊神话是多元神,众神之父宙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日神阿波罗(Apollo)表现世界之甜美、静穆。但在希腊人的精神中最有影响的还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它使爱智、追问宇宙本体者为何的希腊人处于“激情状态”,这种“激情状态”是在勇于探寻宇宙、征服自然而自然力量暂时处于绝对优势时不可缺少的精神。这种斗天斗地的精神在荷马史诗中有很彻底的表现。荷马史诗的众英雄被神化,这种神化不是宗教情感,而是人类征服自然和命运之神但暂时又不具有的那种力量,那种精神的文学表达。象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经德国考古学家考古发现,证明在历史上确曾有其事。 古希腊悲剧艺术因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结合而诞生(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持的观点)。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过的那样,悲剧艺术是对人生之苦的超越,是积极的意志追求,借助艺术手段使世界和人生成为审美的对象,人即使在悲剧英雄的毁灭中也能看到美,在痛苦中也能感到一种“更高的征服对方的欢乐”。而不是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说的那样,悲剧使人“意识到这个世界和生活永远不能给人以真正的满足,因此,它们不值得我们去爱,悲剧精神也就在于此,所以它把人引向退让。”由此,他认为我们在悲剧里得到的快感不属于美感,而属于崇高感。悲剧美学在西方文学中十分发达,崇高感是西方人审美取向的最重要的一个向度,无论是基督耶稣受难、复活的宗教情感,还是《安提戈涅》《哈姆莱特》的人文情感;无论是《拉奥孔》塑像的极度痛苦之崇高美,还是科隆大教堂圆拱尖顶飞向天国的宗教启示、上帝拯救苦难的神秘性力量,都体现崇高的美学原则。 与西方注重审美崇高感不同,中国文学审美则倾向性与理的调和。《诗经》成为中国古代抒情艺术的源头,抒情言志是诗的主要功用,政治教化更是诗教的直接目的。抒什么情?如何抒情?在最早的《毛诗大序》中已作了规定:“发乎情,止乎礼义”,抒情言志要“主文而谲谏”。情与礼义的矛盾的解决就是儒家的“执两用中”的贯彻,中庸之道是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它不单是人们行事立身之道。而且“为情造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笃守的一个美学原则。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这与西方文学审美向外表达人与自然或异己力量斗争的崇高感不同,中国文学审美是向内转,抒发感物感时而生发的个人情绪。在文学中,人与自然溶为一体。清人王船山论情景关系时强调“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主张情景交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成为文学诗词追求的至境。 中国艺术的“固心造境”成为传统的美学原则。景完全因情而转移,境因心而生发。宗炳的“澄怀味象”,刘禹锡的“境生象外”都强调心与境的关系。景成为情感、品德、情操、气节的外射物。君子以玉比德。屈原以鲜花香草比附自己的品质修养。“自然”在中国文学中已被人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和关系在文学中得到贯彻。 就建筑艺术而言,西方建筑艺术具有外倾性特征。古希腊罗马建筑的门楣上多用三角形或圆拱形,给人一种稳固感;建筑列柱的粗壮、高大、均衡排列,表现希腊人刚毅品质与雄健之美。宗教教堂建筑,圆拱形的门洞、橱窗,圆拱尖顶的挺拔高耸,外观宏伟而稳重,内部空间高深宽阔,下部阴暗,上部明朗,昭示着光明来自天国,使虔诚教徒产生由内向外的宗教情感冲动,同时也是对个人自我能力的否定。无论从建筑艺术本身,还是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感受,都是一种外倾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西方相异其趣,表现一种内倾性特征。从现存的乡村古建筑和文献资料看,四合院式建筑在中国广布。从乡村民间小四合院到清代故宫大四合院,从家到国,这种建筑都是传统血缘宗族制,家长制观念的物化表现。在此种观念的箝制下,既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私家少女的哀怨,又有对朝廷“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奢靡生活的批判。城墙、护城河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从中透露出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勾心斗角”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建筑艺术。“勾心斗角”表明房屋建筑的每一部分,四个方位都是朝向一个中心,房屋的座向,地脉走势都是从房屋建筑中心出发,又归于中心。中心是什么?即人。天地人三才,人居其间。因此从建筑的勾心斗角的特征也可透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人居中心地位,人的主体精神得到张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勾心斗角风格与西方圆拱尖顶风格将中西不同的审美取向具体物态化,成为审美意识的永恒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