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被称为“全球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或工作节奏都变得越来越快,几乎很少有人去闲情逸致地探讨某些远离生活现实的理论问题,更不用说在炎热的盛夏去十分认真地讨论一些与自己的生活不那么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了。不少人甚至认为在当今这个高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文学已经死亡,理论更加无人问津。人们一般都在工作之余看看电视,通过上网来获取来自异国他乡的信息,或者消遣闲聊,以度过炎热的酷暑。但是却有那么一批热爱文学事业、致力于人类审美理想追求的中外学者,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出席“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于2000年7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亚洲、北美、南美、欧洲和澳洲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100余名文学理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其中包括少数在北美获有绿卡但仍保持原国籍的亚非学者。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研究者都有代表前来,他们济济一堂,在世纪之交共同探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文学批评理论的未来前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及中国的文学研究者与国际学术界的平等对话、二十世纪中西方文论的历史回顾、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在中西方的不同形态、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中西方比较文学的新进展、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冲突与共融等理论课题。据悉,这次会议是建国五十多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史上规模最在、与会外国学者最多、且学术质量最高的一次文学理论盛会。本次会议在北京的举行,标志着中国的文学理论已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界的理论对话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会议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主办,共收到中英文论文近百篇。会议之前,亚、欧、美、澳的学者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酝酿和协商,决定在本次会议上宣布成立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以便为今后东西方学者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对话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经过反复协商和讨论,学会理事会决定由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杰出教授希利斯·米勒出任学会第一任主席,法国巴黎大学教授爱莱娜·西苏、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罗伯特·华莱士英文讲座教授西蒙·杜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中文出任副主席,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教授加布里尔·施瓦布和中国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王宁任秘书长。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团体中,主要议案和大会的讨论议题均由中国学者提出,这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史上恐怕十分罕见,因而本次会议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显然是人们可以预料到的。这无疑也标志着在改革开放自益深入的今天,不仅中国的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也完全有能力在国际性的理论争鸣中发出有力的声音,他们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失语”状况之后,已经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与西方学者的对话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构。正如荷兰学者杜威·佛克马所指出的,尽管欧美学者在不少问题上难以沟通,甚至互相排斥,但中国学者的努力却为国际性的理论讨论提供了论坛,这不仅起到了促进东西方学者之间沟通和对话的作用,甚至对促进欧美学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中国学者的努力,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成立是难以想象的。 毫无疑问,探讨新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前景和走向,早已成为国际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一个前沿理论课题。面对十九世纪文学批评的繁荣之局面,曾有学者断言那是一个“批评的世纪”,而实际上,如果就流派纷争、新的理论层出不穷、文学研究的疆界日益扩大和模糊等现象而言,二十世纪才可算作真正的“批评的世纪”。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后结构主义文化批评的崛起,国际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争鸣在西方已达到白热化的境地,并已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人们所热切关注的是后现代主义之后西方文学理论界还会出现何种理论思潮,面对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知识分子和人文学者如何提出自己的对策,人们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便从边缘向中心运动,把一大批第三世界的批评家或有着第三世界血统担在欧美主流理论界被长期“边缘化”的学者推到了国际理论争鸣的前台,这一切均使得世界文学理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理论越来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特别是近十年来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挑战,致使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理论家和人文学者对文学理论的未来前景产生了怀疑。对此,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权威刊物《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主编拉尔夫·科恩曾在八十年代后期邀请了一批活跃在理论前沿的西方文论家共同探讨文学理论的未来前景,并出版了专题研究文集《文学理论的未来》(The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1989)。他们的洞见为东西方学者在世纪末展望世界文论的前景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批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很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者对西方以外、尤其是有着十二亿人口和数万名文学理论工作者的文化大国——中国的文学理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则知之甚少,因此毫无疑问,探讨文学理论的未来前景,倘若仅仅局限于西方的语境显然是不够的。当东方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世人重视时,当古老的中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精华越来越得到世人瞩目时,西方学者便热切地希望了解西方世界以外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状况。让来自东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共同探讨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前景和研究课题,便是本次会议组织者的初衷。而出席会议的东西方学者之踊跃则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次北京盛会上,人们可以见到一些熟悉的身影,也有一些人虽未到过中国,但名字和著述却颇为中国学界所熟悉,这些学者中包括当代解构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国际后现代文化研究权威刊物《疆界2》(Boundary 2)主编保尔·鲍维(PaulBove)、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的主要研究者阿里夫·德里克(ArifDirlik)、文化研究的主将西蒙·杜林(Simon During)、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刊物《精灵》(Ariel)主编维克特·拉姆拉依(Victor Ramraj)以及比较文学大师杜威·佛克马(Douwe Fokkema)。这次研讨会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宁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加布理尔·施瓦布教授共同主持。出席会议并发言的中国学者有钱中文、吴元迈、曾繁仁、乐黛云、郑敏、朱立元、孙绍振、杜书瀛、许明、王录、毛崇杰、谭好哲、顾祖钊、李衍柱、畅广元、王一川、曹顺庆、叶舒宪、申丹、陶东风、金元浦、王逢振、王宾、周启超、徐岱、张志君、曹莉、李庆西、陈戎女等。代表们虽然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未来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他们大多对此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