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关教育竞争的研究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曾有一批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令人遗憾的是之后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断了。笔者认为,教育竞争现象牵涉到教育领域内一系列的现象和问题,如升学竞争,应试教育,文凭至上等等,是透视种种教育现象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还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有关教育竞争的研究多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而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的并不多。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重新审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竞争,探讨其内涵、实质、成因及影响。 教育竞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和现象,由于其内涵的阶段性和多层次性,人们至今尚未达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 首先,我们应区分两种意义或两个阶段的教育竞争,即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竞争和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竞争。前者存在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中,后者是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竞争只存在于学习者个人之间,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教育竞争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呈现出大规模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导致教育竞争普遍化的根本原因。它使教育竞争超出了原有的狭隘范围,成为社会全体成员争取受教育机会的一般方式和基本途径。因此,它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教育理想的发展。 其次,由于教育竞争的多层次性是造成讨论混乱的根本原因,我们还应区分不同层次的教育竞争。参考以往的论述,笔者发现论者大多在三个层面上使用这个概念,它们分别是人才竞争、办学竞争和升学竞争。人才竞争是一个与宏观背景相联系的概念,通常是指作为教育需求者的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团体对知识与智力的竞争。这种观点受到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影响。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把经济需要作为审视教育的出发点,这是人们多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教育竞争的原因。办学竞争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竞争形式,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在教育系统的反映,表现为教育生产者之间为争取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如生源、升学率、就业率、师资等)而展开的竞争。这种竞争形式以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为参照物,其目的是增强学校内部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升学竞争是教育需求者之间为获取有限的教育资源(受教育机会)而展开的竞争。它实际上是作为教育需求者的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生存竞争。相比其它两种形式,它是一种更普遍的教育活动和现象,是教育竞争的基本表现形式,前两种形式则是这种形式的引伸和扩大。笔者倾向于在这个层次上使用“教育竞争”这一概念。竞争的原因是目标的稀缺,竞争具有争胜性、排他性和功利性等特点。至于教育竞争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无定论。现有研究大都将知识和能力作为教育竞争的目标。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样,如果把获取知识和技能作为竞争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无限丰富并能重复获取的,那么就会为争夺这个目标而展开竞争。之所以出现教育中的竞争现象,是因为人们感到竞争会给学习活动带来好处。可见,知识和能力不是教育竞争的真正目标,它只是以外显的方式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导致竞争的直接原因在于社会所能提供资源的有限。在教育领域,它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有限。教育竞争正是教育需求者之间为获取有限的受教育机会(特别是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教育机会)而采取的争胜行动,它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竞争,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受教育机会的有限源于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的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现今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我们并不否认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导致教育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面对现今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以及教育领域内种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教育竞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关联,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在教育系统中的反映,而且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它也是社会大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作用的反映。它的产生不但具有社会环境因素和制度基础,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系统自身潜藏的弊病。正是这些客观因素和条件,导致现代社会教育竞争的不断发展与激化。 教育竞争发生的社会环境。教育是促成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虽然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流动,但不同社会,社会流动的速度、流量和频率却有所不同。它们不但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结构上层空间的制约。通常来讲,在一个向上流动机会很多的社会中,这种机会是对多数人开放的。工业社会远比农业社会存在更多流动的可能性。这是因为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性的变动引起人们社会位置的变动以及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成为促进阶级分化和流动的主要动力。社会结构的分化,提供了大量新的职业和职位,为数量众多的人们改变原有的社会位置,争取自己所期望或应得到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知识技能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社会民主化程度日渐增强,社会位置对人的选择不再依据个人的社会背景,而主要依据个人自身的品质、知识、技能及成就,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政策的变革,刺激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热情,促使其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位置。这在客观上构成了竞争的态势,是教育竞争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教育竞争曾一度因“文革”而中断,高考制度的恢复提供给人们一个改变命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教育竞争的热潮。 教育竞争的制度根源。现代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拥有多少“社会资源”,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动资源。它将学历作为吸引人的“报酬”,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以获得更高地位和角色为目标的竞争中去。目前,我国日渐升温的“考研热”就是教育这种功能最明显的表现。人们纷纷将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期望寄予考研这一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是推动教育普及,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途径。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选拔和分配机构,学校教育行使着特有的筛选功能。分化的社会体系具有等级结构,能够到达上层的人数还十分有限。因此,学校教育在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竞争的同时,也必须保持竞争者的数量同已准备的地位和角色的数量相一致,教育的这一作用即“冷却”过程。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教育所负职责的矛盾性是促成教育竞争的制度根源。如果说教育的“加热”过程是激发教育竞争的诱因,具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其“冷却”过程则使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和残酷。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是现代社会教育选择功能日益强化的表现。诸多事实表明,教育已经演变成社会筛选的第一道“筛选装置”。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之后他会获得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教育的这种功能导致竞争必然在教育系统中发生,并且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