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化:比较教育的未来走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屈书杰(1965- ),女,河北省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及外国教育史,河北 保定 071002;商霄杰,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原文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教育重获新生,比较教育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出发对比较教育进行重构,比较教育呈现出“无中心”的异质化状态。这种异质化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功能以及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这既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的影响,也是后现代思潮影响的结果。比较教育异质化不仅是目前的常态,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它对比较教育的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2)06-0100-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度在西方处于消沉的比较教育重又获得了世人的重视。比较教育学者们面对各种理论和认识论的挑战,在知识领域以及方法论研究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重构比较教育成为90年代以来比较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任务。与70年代、80年代比较教育思想多元共存的同时仍有某种理论独领风骚的情况相比,90年代以来的比较教育依然是多种思想并存,但未见有哪种理论占据中心地位,因此异质化成为比较教育最为明显的特征,这种特征在2000年以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短时期内估计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一、研究对象的异质化

      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异质化主要表现在研究空间、研究单位、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

      比较教育的研究空间遍布各大洲,几乎包括世界所有地方。这从比较教育的权威杂志《比较教育评论》历年所引的参考文献出版的地域分布上可见一斑。根据《比较教育评论》的参考文献编辑瑞比(Rosalind Latiner Raby)对期刊所引文献所做的研究看,欧洲和亚洲为最多,但考虑到比较教育历史发展的特点,这种分布也越来越趋向平衡(见表1)。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学者罗斯特(Val.D.Rust)等人的研究也反映了这种趋势,他们对比较教育领域三种主要的英文期刊《比较教育评论》(CER)《比较教育》(CE)《国际教育发展杂志》(IJED)上登载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60年代有60%左右的论文是关于发达国家的,17%左右的论文不针对某个国家或从全球角度出发,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论文很少。但当代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研究将关注点聚焦在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的国家。在三种期刊中,《比较教育》的论文反映人力资源开发水平高的国家较多,《比较教育评论》的论文所涉及的国家在地理分布上更为平衡,而《国际教育发展杂志》的重心在中等水平国家,但兼顾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国家[1]。库克(Bradley J.Cook)等人对美国比较国际教育学会的会员(会员有1/3居住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调查表明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没有专门的地区或国家兴趣,在有明确研究区域定位的研究者中,23%的研究兴趣是亚洲,14%为拉丁美洲,13%左右的人的兴趣是非洲,欧洲为11%,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为4.6%[2]。这个调查也表明比较教育研究在地理区域上的分布越来越平衡。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反映出了相应的趋势,尽管研究依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但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从研究单位上看,传统的比较教育研究以民族国家为单位,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研究单位也呈现出异质化的状态,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从宏观上看比较的单位有:以民族国家为单位;以世界区域或经济和政治区域为研究单位,如亚洲联盟、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等;以不同民族或文化为研究单位,如东西方教育比较、伊斯兰教育与基督教教育比较等;以不同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单位,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以民族国家内部的区域为单位,以中国为例,东西部教育比较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呼吁微观比较,马克·贝磊(Mark Bray)等人提出了三维分析模型。第一个维度是地理/地域,共有七个层次:世界区域/大洲(World Regions/Continents)、国家(Countries)、州/省(States/Provinces)、地区(Districts)、学校(Schools)、课堂(Classrooms)、个体(Individuals)。第二个维度是非地域性的人口统计群体,包括种族、年龄、性别群体和全部人口。第三个维度包括教育与社会方面的因素,如课程、教学方法、财政、管理结构、政治变化及劳动力市场[3]。这种分析模型突破了以地区或国家为研究单位的局限,使比较教育的研究空间更加开阔。

      从研究内容上看,比较教育领域的异质化现象更为明显。罗斯(Heidi Rose)等人曾对美国34所大学和学院的85个研究生阶段的比较教育课程大纲进行过分析,发现这些大纲从内容上可以分成7个差别极大的类别[4],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美国人们在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根据库克等人的调查发现研究者的研究主题非常分散,被调查者所列的主题达550个,研究者将其归纳成75个主题。在最受关注的10个主题中“全球化”和“性别”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但它们在被调查者中的比率也不到8%。在哪些主题不该属于比较教育研究方面,被调查者也未达成一致意见。同时出现在“最常提到的主题”和“不适合出现在比较教育中的主题”两个表格(表3、表4)中的主题也只有“教育中的性别”以及“方法论/认识论”两个[2],这说明被调查者只是在这两个主题上有一定的共识,即认为它们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被忽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