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前夕,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于6月19 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教育思想和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地区和京外部分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主持,16位专家、学者先后发了言。 研讨会上,一些老专家深情回忆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关心教育的情景,使与会者深受感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召开这次研讨会,对于学习、宣传和运用三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研究和总结80年来人民教育的实践,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会上主要就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 党的三代领导人在教育方面理论的重要贡献 与会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80年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总是把教育事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20年代起,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上,飘扬着三面旗帜。第一面是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为代表的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旗帜;第二面是以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为代表的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旗帜;第三面是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为代表的江泽民教育论述的旗帜。 与会同志认为,毛泽东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关于教育同政治、经济关系的论述;2)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3 )关于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目标的论述;4)关于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论述;5)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论述;6)关于教育事业中坚持群众路线和“两条腿走路”, 多种形式办学的论述;7)关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受教育者生活活泼、 主动地发展的论述。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时期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它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5 )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6)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体制改革;7)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8)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在教育地位问题上, 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2 )在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服务与依靠相辅相成,不可或缺;3 )在教育改革问题上,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4)在培养目标问题上,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提高民族素质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5 )在人才观问题上,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6)在领导思想问题上, 提出了“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 江泽民教育论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和时代开创特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江泽民教育论述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可初步概括为:1 )强调教育为本,提出科教兴国;2 )强调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使教育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而深化改革;3 )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4)倡导知识创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5 )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师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6)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7)加强教育与科研结合,特别是高校教育要立足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 有的专家认为,江泽民教育论述的中心是教育要面向新世纪,加大创新力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服务;其灵魂是教育创新观和教育系统工程观。 二 关于党的教育方针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教育方针的制定,无论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结合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教育方针和育人要求。 与会同志通过对教育方针内容的构成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制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分析,认为: 1 在教育的社会职能上,经历了“教育服务于革命和战争”、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个阶段。 2 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上, 经历了从“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事业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