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化走向国际化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秀华 上海教科院高教所(上海 200032)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入世在即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我国教育更加对外开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而作为教育国际化第一要素的人的跨国流动将呈现新的特点:出国留学将继续升温,归国热潮即将来临,吸引海外留学生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国际化,因此我们必须以国际教育原则推进教育改革,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支持和鼓励国际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发挥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领头羊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入世与网络将促使中国教育更加对世界开放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世绩世人瞩目。

      1978年,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出国留学为代表的教育工作的改革开放也在这一年开始起步。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教育在向世界开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政府、高校、民间组织与世界各国的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截至1998年底,我国已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教育高层互访不断,不时派出和接待教育代表团,主办和参加了数以千计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各种渠道聘请和派出的专家、教师数以万计,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合作项目。

      留学教育蓬勃发展。1978年,“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对开创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留学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基本方针指导下,1978-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约达32万,累计接收30余万来华留学生。

      国际合作办学强劲崛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实施,人们开始对有关的国际知识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学习的渴望。70年代末以来,有关国际知识的教育内容开始慢慢渗入到学校课程中,许多高校都相继引进外国原版教材。同时,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应用文科和经济管理为主要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开始在我国悄然兴起。到九十年代末,外国与中国合作办学的机构已超过200家;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1月6日公布的数据,经批准可授予境外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30个。

      外语教育倍受重视。随着教育的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深入,“外语热”席卷大地。英语,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必修课。与外语学习热潮息息相关,中外合作的语言能力考试方兴未艾。举其要者,有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合作举办的TOEFL、GRE、GMAT和TSE;有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的BEC、KET、PET以及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等;日本语能力测试自1993年开始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在中国大陆设有20个考点。

      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向纵深拓展。有人曾说过:各国经济的全球化必将伴随产生语言的复兴和强调文化特点。随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汉语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倍受青睐,汉语学习者的动机也从文化爱好向实际需要转变,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校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科。而我国也有300多所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由国家教委批准实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自1991年开始在海外推行以来不断推广,到1998年底,参加HSK考试的外国考生总计41400多名。海外考点达到34个,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

      (二)入世将引发新一轮教育开放热潮。

      历史是无法也不能割断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努力大大缩短了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如今,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已指日可待,我国教育必将更加对世界开放。

      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以外(如军事院校),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它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所有WTO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具体而言,WTO鼓励所有成员国到海外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企业)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鼓励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和学历证明;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减少移民限制;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垄断,减少对本国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

      入世,意味着我国将与WTO其他成员国之间跨越国界的教育服务和求学活动必将与日俱增。中国必然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开放教育市场,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市场将向国外开放,如引入外资、合作办学将大昌其道;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市场将拓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中国的优势和特色教育推向全世界。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教育开放新态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类正在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将面对从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第一次震撼全世界的教育革命。这场教育革命可能比300年前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还要深刻。在国外,网络教育已是互联网最大产业之一。一项对美国650所大学使用计算机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早在1996年,美国大学就有27%的课程是在装备计算机的教师进行的,有25%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电子邮件,有15%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计算机模拟和演练,有18%的课程使用了商业性的课程软件,有12%的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有8%的课程利用了光盘教材。(注:转引自张晓明:《国际化: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科技导报》2000年第9期。)美国现在已经有150万人选择在家上学。

      目前,我国已有31所院校被教育部指定为远程学历学位教育的试点单位。虽然中国眼下仍处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但资深人士认为网络教育在中国也已经悄然顺利启动。随着学校的全部校舍可以简化成一部电脑、一根电话线外加一个“猫”时,互联网近乎天然的教育传播手段和个性化互动、群体互动的功能,将还教学以个性,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还可以将传统的离线学校的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搬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通过屏幕接受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点播IP课件在任何时间内上课,并同时收看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的数个不同的讲座。时间、空间的距离将不会再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跨国学习的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