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古代的心理素质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燕国材,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苏州铁道师院非智力因素研究所所长

原文出处:
中学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在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虽没有心理素质教育一词,但实质上是蕴含有这一思想的。现打算从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古代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可以作为我国古代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基础的观点较多。我认为,其中主要的或基本的理论观点有如下两项:

      (一)性近习远论

      众所周知,性近习远论是孔子所倡导的人性论观点,系其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简括。这里的“性”指生性,亦即人们先天具有的自然本性;“习”指习性,亦即人们后天获得的社会本性。这个命题的意思是,人们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是接近的、差不多的;而由于环境、教育所习染的结果,人们本性中的后天因素则日益显示出很大的差别。这就意味着,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会不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人性教育,以便引导它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这里所说的人性教育,即犹今之所说的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形形色色的人性论思想,几乎都滥觞于性近习远论。无论墨子的性如素丝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可善可恶论等,都是从“性相近”角度立论的;而这些人性论派别,都莫不重视甚至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则是以“习相远”为立论依据的。先秦以降,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所提倡的人性论,除董仲舒、王充、韩愈等的性三品论外,也都是建立在性近习远论基础之上的。这包括杨雄的性善恶混论、张载等的性二元论、王夫之的“继善成性”论(立论于“性相近”)与性“日生日成”论(立论于“习相远”)等。

      由上可见,以性近习远论为基础的人性论思想,确实是我国古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因为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看来,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与发展人性,而人性又是需要并可以培养与发展的。

      (二)“心统性情”论

      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整体地去把握心理现象的。这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把人们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统一于性,上述性近习远论等人性论都是如此。最典型的言论是《关尹子》的“性,水也;心,流也;情,波也。”心与情都是性的派生物。第二种是把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统一于心,即这里要着重探讨的“心统性情”论。第三种是把心性看作一个东西,不存在谁统谁的问题,而其它一切心理现象都统一于心性。这一观点显然是前两种观点的合而为一的变式,用不着加以深究。

      “心统性情”论是北宋张载提出来的,南宋朱熹对之推崇备至:“横渠心统性情之说甚善,性是静,情是动,心则兼动静而言”。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朱熹所说的情有广狭二义,就其广义而言,情犹今之心理过程。正如他所说:“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情。”又云:“情又是意的骨子。志与意都属情。”可见,广义的情包括认识(“智识念虑”)、情感(狭义的,如喜怒哀乐)和意志(志与意)三方面的内容,不正是与心理过程相当吗?心理既然统辖性情,那就表明必须重视对心理的培养。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心理素质教育。可见,“心统性情”论也确实是我国古代孕睦淼呐*

      养。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心理素质教育。可见,“心统性情”论也确实是我国古代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古代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古代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现择其主要者,简述如下:

      (一)开发潜能

      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肯定人生来即具有一定的甚至优秀的潜能。如由孟子开创的性善论,即道德潜能,表示人们有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可能性;又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即智能潜能,表示人们具有接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的前提条件。并认为这种种潜能应当尽可能予以开发。这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要向内求取、“扩而充之”。同时,也要求人们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外铄而使潜能得到开发。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将人的本质比作玉石、金属这一点,也生动地说明了他们对开发潜能的肯定与重视。如《礼记·学记》开宗明义便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说明人同玉一样美好。但玉要经过琢磨才能把美好的本质显示出来,成为优美的器皿;人也一样,要通过学习才能将优秀的潜能开发出来,成为“知道”(懂得规律)的人才。这个道理,西汉杨雄说的更加明确:“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诸,有玉者错诸。不不错,焉攸用?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有人认为,学习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因为它无法改变人的本质。杨雄则指出,人同刀或玉一样,有潜在的美好本质,只要经过磨砺、雕琢,就能使其本质显现出来,否则就会湮没无闻。正因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深信人们具有优秀的潜能(“尧舜与人同耳”)并可以得到开发,所以就对每个人的发展都充满着无限的信心与乐观的精神(“人皆可以为尧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