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任务与学生的特征、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步骤,形成具有价值意义与效率意义的教育方案中的计策、谋略、思路、方式、方法与步骤。教育策略,根据构成的因素,一般可分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等主要类型。教育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的策略是指建立在创造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根据创造教育的价值取向而实施的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策略。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创造潜能开发的门户 1.创设问题情境的含义和作用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佳境。它是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门户。 2.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的意图,要领会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的价值取向;要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品质与创造的个性,从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如利用学生易错的问题、好奇的问题、怀疑的问题、产生困难和矛盾的问题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各种不同的方式,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并要逐步地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问题的情境,可以由教师单独创设,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创设,甚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创设。 二、展示思维的过程——创造潜能开发的积聚 1.展示思维过程的含义和作用 展示思维的过程是指创设学生展示思维的条件与机会,以激起学生理清知识展开的过程,引导学生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它是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积聚。 2.思维过程的展示 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思维的习惯和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展示思维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展示思维的各种条件与机会,善于利用展示思维的载体。要利用现象、事实、事件、概念、特性、关系、定律、定理、公式、实验等知识点,作为展示思维的载体,要注重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等待顿悟,启发思考,指导思维,帮助展示,延迟评价,引导学生充分地展示思维,理清问题的思路,说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回想知识产生的过程,注意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理解知识应用的范围与条件等。创造教育认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顿悟需要准备、酝酿、孕育,需要思维的积累与聚焦。 三、激起思维的高峰——创造潜能开发的高潮 1.激起思维高峰的含义和作用 激起思维的高峰是指创设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与机会,以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度兴奋,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创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极佳的灵感状态或准灵感状态。它是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高潮。 2.思维高峰的激起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特别是与传统的、逻辑的或习惯的思维方向相反方向进行逆向思维,有时往往别开生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峰。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想象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触发学生灵感思维的产生,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峰。 四、激发创造的兴趣——创造潜能开发的动力 1.激发创造兴趣的含义和作用 激发创造的兴趣是指创设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体验创造性学习的愉快,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一直处于创造性学习积极、良好的心境状态,并能经常地进入创造性学习的激情状态。它是创造潜能开发的动力。 2.创造兴趣的激发 要倡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的观念,激发学生对创造性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创设适度困难的问题情境,满足学生求知、创造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尝到创造性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愉快。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激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调整好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愉快的情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五、营造民主的氛围——创造潜能开发的条件 1.营造民主氛围的含义和作用 营造民主的氛围是指创设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的环境,运用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与合作的师生、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以激发学生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友好与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安全、友好与积极的心境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这是创造潜能开发的条件。 2.民主氛围的营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应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创造性学习,对学习高度负责,积极主动。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教师应实施民主教学,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发言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六、形成认知的结构——创造潜能开发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