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层面理解教育现代化

作 者:
于龙 

作者简介:
于龙 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北京 101102

原文出处:
《中小学管理》

内容提要:

教育现代化的水平,需从社会化水平、个性化水平、民主化水平、理性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判断。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84(2001)05-02-03

      教育现代化的口号从1978年喊到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到底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甚至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它的客观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在实践中判断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这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理论界应该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

      无疑,所有硬件设备上的建设都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教育现代化决不仅止于此,它还含有更深刻的内涵。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同处在一个年代,却可能并不同在一个时代:有的地区已经进入了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类似西方现在流行的一种新的社会界定——后现代社会;而有的地区却仍然是以手工作坊为主的生产方式——近代社会;大多数地区则基本进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现代社会。经济如此,教育也同样。如此多样化的、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使得识别与判断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必要。目前,谈教育现代化的文章不少,但多是宏观理论上的探讨。本文试图在实践层面上,以比较具体的实践指标解释教育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社会化水平

      在一些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正在发生着某些变化:原来只重视课堂教学的学校开始增加了一些烹饪、修理电器、环保知识等综合活动实践课的内容;双休日,许多家长似乎已不再简单地满足学校教育,他们骑着车风雨无阻地“驮”着孩子“赶场”,又百无聊赖地围在门口等待孩子下课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特殊的教育景象;沿海发达地区某重点中学的某届毕业班几乎先后全赴英国和加拿大留学……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大家尽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从现代化的角度去审视,这些现象体现了这些地区教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高度社会化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教育同样如此。从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历程看,教育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为标志。第二阶段是以“学习化社会”的提出为主要标志。第三个阶段是以教育国际化为标志。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外资创办学校、区域性教育的形成(跨国教育实体的建立、国与国之间合作办学、留学人数增加和留学年龄的提前等)。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社会化,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都能看到。教育社会化的本质就是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大小。学校办学自主权主要包括教师聘任权、招生权、课程教学的决策权、制度与机构的设置权等,当然每一种权利的赋予都有相应的条件和要求。给予学校自主权的意义在于,允许学校享有面向社会、面向家长自主办学的权利,建立激励机制,如竞争、奖励等,从而真正保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②家长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程度。家长实际上是教育的真正的消费者。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对教育的需要,实际就是社会教育需要的具体表现。1997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表了一份关于“家长参与孩子学校”的调查报告,其中指出,如果家长参与学校的程度提高21%,6年级~12年级学生学术成功的可能性就提高46%。③国家、政府转换职能的程度——从对教育的集权管理转变为向学校、向社会的放权,从主观臆断的行政命令转变为依据社会需要进行宏观控制。教育社会化并不意味着削弱甚至取消政府的作用,相反,政府宏观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是教育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④各级教育部门加强与社会的联合(如法国的教育—经济最高委员会),要求全社会关心教育(如英国的企业协会、雇主参与)。

      个性化水平

      以往,中国人往往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归因于学生是否勤奋努力,而现在,学生的天赋与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过去单调统一的课程正在融进多姿多彩的选修课程、综合课程、隐蔽课程,它们为学生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多样化的精神食粮;小班化教学并不简单是学生人数减少的结果,也成为更多关心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这些现象,实际上是人们在以自己的实践回答着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即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并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发展的教育,也就是个性化的教育。这是对教育质量的新理解,是一种人性化的理解,也是一种现代化的理解。

      个性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学生潜能开发的程度。教育者首先是个发现者或者说是伯乐,其次才是一个有的放矢的传道授业者。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发现孩子的潜能具有特别的基础意义。②教育环境多样化的程度。学生之间是存在天赋差异的,但由于中国人特别强调勤奋对人成材的重要性,因而对天赋与成材间的关系远不如西方人重视。这可能既是中国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成为中国教育的沉重负担。强调勤奋是对的,承认人的天赋有差异也是科学的,科学能使工作更有效。多样化的差异需要多样化的教育环境。过去,从传授知识的教育目的观出发,人们将学校界定为读书的地方;而现在,从发展学生的教育目的观出发,人们开始将学校界定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多样化的环境,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学生差异的关爱和开发各种教育资源的智慧是创造多样化教育环境的关键。③课程与教学个性化的程度。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教学内容对每个学生的适合程度、学生能否及时得到学业与职业倾向及心理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作业的开放性等。④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程度。从终生或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为学生未来考虑的学校才是对学生真正负责的学校。是否像保护人的眼睛一样去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是否像关心学生的学习一样去关心他们的身体、情感和精神,是否将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认真地转达给下一位教师,并与家长甚至是学生本人沟通,这些都是关注学生未来的具体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