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50年前晶体管的发现开始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如果把通讯、计算和信息发展的时间坐标看成是对数坐标,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汇聚,到最后就汇集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的出现是这一次革命的一个核心。现在正在构建信息平台,网民有3亿,50%在美国。原来估计,到2007年,发达国家80%的居民将成为Internet的用户。现在看来这个时间会提早到来。估计到2003年,Internet用户将达到10亿。中国现在的网民大概在1000万以上。信息社会到来以后,我们是别无选择的:要么抓住这个机会,要么被这个波浪冲走。给我们的时间也就这几年,因为到了2003年或2007年以后,到所有发达国家挑上这个平台的时候,我们选择的余地就更少了。 现在有很多名称来称谓未来的经济。美国10位非常有名的人,包括比尔·盖茨,据说他们给未来时代许多不同的命名。我想在未来时代,知识的产生、传播、加工和应用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它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它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教育必然会随着这场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不是渐变,不是修补,而是革命性的变化。因为,首先,教育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新公民。未来社会的公民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才能够进入这个社会,才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才能够获得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权利。因此,要为全体公民提供尽可能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其次,如果我们从劳动者的生产方式看一个社会的变化,我觉得不应该去看我们的教育科研的本身。很多人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是不是要有许多定理产生呢?我认为不一定。然而,知识在社会的应用,在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交换方式上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是基于生产的变化和交换形式的变化。所以,由于新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大量具有智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格林斯潘2000年在美国一个听证会上专门讲要加强中小学的数学和科学教育。他说,现在美国需要有智力和专业的人才,在1990年只需要10%,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3。可以肯定,美国在教育上要有很大的变化。教育必须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第三个原因是,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提供能够革新、能够创新的人才。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6月所讲的,最全面地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说明了要用科学的精神来创新。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教育所提供的人,不仅在科学上要能创新,在其他方面也要能够进行创新,而且它事关我们国家和政党的发展。我个人理解,创新对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是他的尖峰。一个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创新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你积累的时间很长,发出来的是在一个瞬间。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攀登到创新的高峰的。对一个民族来说,它也是宝塔尖。所以我认为敬业是一切的基础。所有人必须敬业。敬业以后才能谈得上立业,才能创造革新,最后才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指创造新的、原来本不存在的知识,特别是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技术革新是指新工艺、新技术、新应用。它不一定是新知识的产生,而创业是在革新基础上的立业。光有革新的想法,一个人也不见得在今天的社会上立得了业。这一切的基础是敬业。敬业是大楼的根基,创新是大楼的塔尖。今天我们对培养的人,要求他们有创新,实际上要从敬业开始培养。"To learn、to be、to do、to live together"是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的一些专家搞出来的。如果考虑敬业,以上这四条是敬业最基本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会有几次创新,也许没有。但是从名称来说,我们需要创新。对教育来说,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第四个原因是教育要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体系。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是非常迅速,不再是缓慢地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进入使用阶段。它会很快进入实际社会。信息技术更是这样。所以,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幼儿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到死的时候,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育要尽可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灵活、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能够满足其要求的学习内容。我们教育的目的、培养人的规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教育本身的过程来说,知识传播的方式变了,课程的概念变了,教师的作用和行为变了,学生的作用和行为变了。因此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方法都要变化。每一方面都可以去分析,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说教师的变化,一个人从做教师的那一天起,就是他终身学习的开始。他的知识每天都在陈旧。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把他知道的东西去告诉学生。教师必须弄懂了所有问题才去教学生?不是的。教师必须跟学生一道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他不能弄懂学习提出来的所有问题。 杨振宁在1999年4月19日在香港讲我们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对比,以下是他的原文,我把它翻出来: 比较中国和美国在训练上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过去的教育能够培养70~96分的人才,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要培养top人才,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我前面讲的全世界都要变。后面这两件是讲我们中国还要变得厉害。因为我们的确有一些更不适应的东西,不是什么都不好。人家问我们现在教育怎么样,我们基于过去能培养70~96分的人,但是我们现在要培养96~100分的人。另外,时代在前进,我们必须跟着前进,这就是教育为什么要变革。另外,教育要培养国际性人才。因为科技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重要,国际资本流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培养能够在地球村中良好理解和合作的人才。这里的理解和合作的含义,包括竞争,包括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包括我们要接受一体化,接受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但是要保持我们文化的独特性。我想这是双重的任务,说明教育要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所有这些,我归结起来,不管是从我们所处的经济变革、国际环境的变革出发,还是从我们本身的教育出发即培养人的要求的变化出发,结论是教育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有的国家讲得非常简单,9个字就概括了现代教育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引用它,我按照中国的习惯把它翻译成9个字,就是信息化、个体化和国际化。我想概念上大家容易记住,但是准确的说法是,我提出这样几点:要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要使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创造、合作、健身和审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第三是逐步转移以教师为中心到教育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第四是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最后一点是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互联网将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的重要教育基础设施 实际上,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就是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教育。而现在我们提供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成为合格公民。过去的要求只是识字,只要不是文盲就能进入社会,就能够得到发展的机会。而在未来的社会里,则要求一个公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如果他是一个计算机盲,他实际上就将被排除在发展的平台之外。 1990年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启动了1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运动。在达卡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标志着未来全民教育15年的开始。中国在过去10年的全民教育里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我们现在学生总数达到了3亿多人,我们的中青年文盲率到2000年降到5%,9年普及义务教育会在85%的人口地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