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德性的境界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海燕,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硕士研究生 210096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教育德性考察教育中的德性问题,它具有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德性的本质内核中,其特殊内核表现为教育德性的逐级上升的七种境界: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教育德性境界的上升机理是德得相通。教育之“德”与教育之“得”的矛盾,教育之个体“德得”与教育之社会“德得”的矛盾,是推动教育德性境界不断上升的根本动力。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德性一方面是一般道德理性、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德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注:本文是作者硕士论文“教育德性论”的部分成果,文中牵涉的一些概念,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释,敬请见谅。)。教育德性不能理解为狭义的教师品德,狭义的为师之道。对教育德性应作广义的理解,即教育德性作为人的德性,不仅针对一切教育者(教育者个体或教育者共同体),也针对一切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个体或教育对象共同体),甚至针对一切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区别,从表面上看,是地位的区别;从实质上看,是德性涵养的区别。在教育德性中,我们不仅要考察生命个体(或共同体)的品质在教育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以及生命个体(或共同体)在教育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品质,也要考察社会对教育的责任与影响,尤其是社会公正对于教育的意义。因此,教育德性可以广义地理解为教育个体或教育共同体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所形成的品质,这种品质的拥有和践行从教育内部对教育施加影响,引导和支持教育的发展。

      教育德性的具体内涵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逐步展开的,其特殊内核是教育德性的境界,即教育德性的本质内核中直接揭示教育德性本质内涵的最基本的内核,它的各阶段的充分发展(量变阶段)只能由教育德性的其他内核作出解释,反之,教育德性其它内核的充分发展(量变阶段)不能由特殊内核来解释。特殊内核所反映的教育德性的具体内涵是在观念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它表现为教育德性的依次上升的七种境界: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特殊内核的伦理原理,即教育德性境界演进的伦理机制、伦理动因是“德得相通”,德得相通意指“德”与“得”的对立统一是个体道德完善和社会伦理进步的根本推动力(注:樊浩首先提出“德得相通”论题,该论题对于理解教育德性境界的上升机理和演进规律具有参照价值。参见《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30-649页。)。

      一、教育德性的七种境界

      作为一种初步探讨的理论模型,我将教育德性的特殊内核描述为依次发展,逐级上升的七种境界:

      1.教育良知——一种反思境界。它不仅包括对伦理道德的反思,还包括对教育的反思,对自我的反思。在我们的时代,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何在?教育的重要性何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伦理道德?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伦理道德之于教育的重要性何在?我适合做教育工作吗?我具备一个教育者应当具备的良心、知识和能力吗?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作深入的理性反思。如果反思的结果是肯定的,就自然进入第二境界:断然选择。

      2.断然选择——个体反思的一种肯定性结果:教育是必要的,崇高的,我将把教育作为我的人生理想和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反思者探索的小河,在这里悄然而止,理性的判断把她引入一片清明之潭,这正是心灵之所。在这里,没有徘徊和迷茫,只有累积,一种急迫的、亢奋的累积,以便为定位在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定位教育——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活动的感知和对自心的内视。这一境界,可以分为依次上升的四个层次:一为有我。个体对教育有明显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且个体有从教育获名利之心,即有私心。在这一层次,个体表现出波动性。当个体感受到教育之苦而又无名利可得时,就会对最初的认识和选择发生怀疑,教育的意志发生动摇,身心的投入大为减弱,甚至有脱离教育的意向。二为半有我。个体对教育有明显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但个体没有从教育获名利之心,即有公心。在这一层次,个体固然表现出波动性,但是出于公心,个体会维持定位教育的现状。三为半忘我。个体对教育无明显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但个体有从教育获名利之心,即有私心。在这一层次,个体表现出稳定性。个体固然出于私心定位教育,但必会对教育作出重要的贡献。四为忘我。个体对教育无明显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个体也无从教育获名利之心,即有公心。这是定位教育的最高层次,个体不仅表现出稳定性,而且不会因为私心而对教育造成任何的损害。当个体达到这一层次,便进入教育德性的第四境界:宁静致远。

      4.宁静致远——只有淡泊明志,才能宁静致远。当个体达到忘我层次,即具“淡泊”之心,倘再能“明志”,便可宁静致远。教育的高远之志,坚如磐石,不可动摇;明澈如朗朗晴空,天地可见。个体的教育理性已升华为教育情感,外界的一切干扰,一切诱惑,一切冲击对个体的教育之心已无任何影响。个体受教育崇高感驱使,献身教育,心静如水,犹如扬子江奔流不息,这是动中之静。

      5.安身立命——社会为个体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教育领域成为个体最好的容身之地,教育成为个体最佳生活的全部;个体献身教育,愿意为教育付出全部的心血和生命,个体以教育为神圣使命和天职,对教育产生无与伦比的敬畏感,教育成为个体全部精神的归依。个体的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个体的全部生命在教育中得以确证和升华。“安身立命”是“宁静致远”的理想结果,犹如百川归海,个体的生命在教育中得以延续。

      6.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旦个体进入“安身立命”之地,其乐必融融。这时,个体最容易忽视对其精神家园本身进行忧思、思虑。如果教育沦落为集团利益的工具,这种教育还可靠吗?当今的教育偏离了正确发展的轨道吗?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吗?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绵绵忧思,伴随着危机感的忧患,正是教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意识根源。当个体融入失败的教育,个体的精神必死于教育的失败。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个体进入教育德性的最高境界“止于至善”的最后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