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 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

作者简介:
王长纯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宁虹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丁邦平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037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着眼于时代的特点、教育的特点,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合作,共同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的构想,并对教育发展服务区建设的特点作了分析阐述。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历史正在从新的视角敞开教育丰富生动的实践,显现出它与社会生活日益一体化、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当我们走进新的世纪,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宏伟目标迈进的时候,怎样把握教育的这种时代特点,对于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对于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以至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探讨反映时代特点的教育理念和适应时代特点的多样化的教育发展新模式。与社会的一体化,多种文化的融合,主体间在共同实践中的对话与合作、建构与生成,将成为我们把握21世纪教育发展的线索。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尝试通过本文提出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的设想,以教育服务的理念把上述线索整合在教育发展服务区的建设之中,使其成为对新世纪教育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现实探索。这一探索的基本思路是: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合作,以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的形式,走进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丰富生动的现实实践,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充分展开大学文化、社区文化、中小学教育的对话和互动,通过大学教师、地方教育实践者主体间的理解,在合作实践中不断建构和生成发展的思路、方法、规划、战略,不断选择和完善服务的内容和途径,以服务区建设达成学习化社会的建设。

      一、服务社会:当代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大学从远离城市的僧侣村庄,到知识分子的城镇,再到社会发展中心的巨大而深刻的变迁。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职能逐渐拓展。服务社会正是现代高等教育职能拓展的突出特点。正如美国著名大学思想家博克所指出的:现代大学已变成“沟通生活各界、身兼多种功能的超级复合社会组织”。(注: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大学的功能已超出于教学和科研,而是在此基础上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全方位地参与并推进社会发展。“社会服务不过是大学的一个功能,确实是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注:Derek Bok,"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P.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政策性文件中也指出:保证高等教育发挥社会赋予它的作用所必须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在变革世界中的作用问题的一个方面,它的目的是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对付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满足经济与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切合各地区、各国家或社区的实际问题。如果说这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那么,高等师范教育理应把为地方教育服务作为时代所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使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带来了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但是高等师范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特点,有效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还有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探讨。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型大学有着各自的特点,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需求。当今世界,信息时代的迅速变迁,知识经济的来临,学习化社会的建设,时代的变革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深刻而又广泛地激励着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师范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在教育,高等师范院校为社会服务,应当注重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着眼于教育,服务于教育,这又恰恰适应着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特有的教育、文化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区域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有效的服务,以教育服务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构想既体现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功能的变革,也体现着师范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的教育需要,是一个既关系到高师院校自身生存,又关系到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主体—主体间的合作:国际教育改革的反思

      我们提出的建立教育发展服务区的设想,也是从比较教育角度,在反思以往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教育改革采用的一个典型模式可以用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概括为"RDDA"模式,也就是“研究(Research)、开发(Development)、传播(Diftlision)、采用(Adoption)”模式。"RDDA"模式的特点是由研究人员或专家设计改革方案,进行开发和传播,再由广大教师接受研究者的思想和理论并付诸实施。前三项工作是由处于“中心”地位的研究者或专家来完成的,最后一项由处于“边缘”地位的广大教师来完成。因此,这种改革模式也叫“中心—边缘”模式。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师资培训工作也是由外部专家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这样,在本质上,教育改革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展开的,即专家提出规划、思想、理论等等,而教师的任务则是把它们变成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被动的和机械的,缺乏参与意识和机会。在这种明确的分工中,改革设计者的角色是研究者和理论家,而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则要把前者的理论变成实践。结果如何呢?教师对这种教育改革往往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诚然,20世纪6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失败存在多种原因,但改革模式本身的缺陷不能说不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