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成才之道的教育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广文(1960-),男,山东滕州人,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理论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心理语言学等。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李金航 济宁公安学校,山东 济宁 272025

原文出处: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科学奖,其获得者的成才之道对各国教育都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作者着重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学习工作环境、业余爱好和兴趣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的成才过程与特点,并对这一过程的教育意义阐明了作者的观点,以期对中国的教育提供些微的借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 96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诺贝尔科学奖在当今已成为科学界的最高奖赏,是科学上获得最杰出成就的象征。一位科学家一旦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则不论社会各界评论如何,他都理所当然而且稳固地居于科学界精英(Scientific Elite)的行列。

      世界各国学者对科学界的精英早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甚至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术语——“诺贝尔学”。科学界的精英们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他们自身在科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广泛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作出的贡献在促进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上,起了和正在起着非凡的作用。

      我国科学界面临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那就是建国五十年来,在我国本土上还没有诺贝尔获得者,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我们能否贡献一个诺贝尔奖呢,这是摆在我们科学界和教育界面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了早日摘取诺贝尔奖,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追寻他们成功的轨迹,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为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科学教育做出贡献。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家庭教育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和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家庭和父母,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家庭教育经验。

      一是从早开始,寓爱于教。早期教育对人才的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有“子训始稚,教儿婴孩”之说。北齐时代的著名学者颜之推讲:“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之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对数千名儿童的追踪调查,得出人智力的80%是在从出生到8岁以前完成的结论(尽管过于绝对,但这时期的智力发展确是人生的“关键期”)。日本、英国、瑞士、前苏联等国的科学家也持相似的观点,主张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据对1985年之前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60多名科学家的资料统计,在8岁以前就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约占80%以上。如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儿子4岁时就送给了他一个指南针,启发孩子的智力;爱好音乐的母亲则从爱因斯坦6岁起就教他拉小提琴。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学者永振一郎和汤川秀树的父亲,都是东京大学的教授,他们共同的经验和看法是,要迈好人生第一步,必须抓好家庭启蒙教育,要从孩子有思维能力起就给他们增加“知识的营养”,“把理想的种子播在摇篮里。”

      二是注重兴趣的培养,善于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志趣,正确地加以引导。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父母都是忠实的宗教信徒,在神学院供职。可是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并不以自己的信仰、爱好来代替孩子的志向。康普顿从小就爱好自然科学,中学毕业后,在进入乌斯特学院和决定职业选择时却有点举棋不定:不知是继承父业当牧师,还是搞科研。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彷徨,开导他说:“亚瑟,牧师在我心中是最高尚的职业,社会上一般人也这么认为。可是,一个人不能以这个标准来左右别人的志向。你对职业的选择应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立足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我看你从事科学研究也许会更有前途。”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使康普顿坚定了从事科研的信心。获1913年物理奖的荷兰科学家卡曼林·昂尼斯从小受到有较高文化知识的父母亲的教育,热爱读书。上学之后,对物理、化学和文化知识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在自己家里的阁楼上,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搞起了“天文台”和“实验室”,一放学就进去做实验。有一次不小心,在实验中点燃药品引起火灾,烧毁了半座楼,小昂尼斯吓得逃到郊外,不敢回家。父母和邻里扑灭火后,找到他不但没有责骂,反而说:“孩子,别害怕,你搞实验闯了祸,我们不埋怨你,为了科研,即使把咱家房子全拆了,也是值得的,今后你继续干,我们支持你。”这样的父母,对昂尼斯以后的成长无疑是起了催化作用。

      三是择善而从,注意创造有利于智力开发的环境条件。出生于爱尔兰的核物理学家瓦尔顿,小时在家乡一教会学校读书时,成绩总是上不去,被学校认为是笨孩子。细心的母亲经认真观察和了解,发现儿子并非是脑子愚笨,而是结交了一伙纨绔子弟,终日玩乐,无心苦读。为了孩子有一好的学习环境,母亲带小瓦尔顿两次迁居,为他换了三所学校,才把中学读完。在瓦尔顿上学时,母亲常常朝夕相伴,耐心开导,给他购置了许多有益的课外书籍,终使他由差等生变成优等生,18岁考上大学。在入学志愿选择上,母亲觉得瓦尔顿适宜于学自然科学,便启发他报考了柏林三育学院。瓦尔顿经过努力,终于在核物理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1年获诺贝尔奖。

      四是言传身教,为孩子作出好榜样。获1928年生理医学奖的法国著名医学教授尼考尔,自幼受身为名医的父亲耳濡目染,既培养了对医学的兴趣,又学到了关心病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高尚品格。从里昂医学院毕业后,抱着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坚定信念,他到非洲北部的突尼斯工作30余年,长期从事艰苦的传染病研究工作,在治疗猩红热、马耳热、结核、伤寒等疾病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最后为医学事业而客死他乡,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居里夫人对自己两个女儿的培养也费了不少心血,既灌输知识,又给她们讲做人的道德准则,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并以自己不贪名利,埋头苦干的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孩子。她的两个女儿,一个长大后成为音乐家,一个成为著名的化学家,并同母亲一样荣获诺贝尔奖。

      二、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禾苗是在沃土中植根发芽的,小鸡是在适当的温度中孵化而出的。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温度”,即社会学家所讲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成果和发明创造,往往是个人内在因素与社会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和“气候”有大、中、小之分。如果把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称作“大气候”,把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称作“小气候”的话,那么对科学家来说,走上成功之路的学校、研究机构或工作岗位,则可以称作“中气候”。它对一个人的立志、成才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考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历史,会发现有趣的“人才链”和“奖章成堆”的现象,就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获奖者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有时数个获奖者,都出自同一机构或单位,国外学者将其称为“能唤起灵感的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