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维概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卢红,《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常务副主编 刘庆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心理科学认为,思维是高级形式的意识活动,各种意识活动的总和构成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意志、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思维是进行认识的心理活动,实际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领域里进行的。科学、哲学和艺术这三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同领域,孕育和形成了各自的思维形式: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教育过程中充满着科学、哲学、艺术甚至技术因素,但教育在本质上不是科学认识活动或哲学认识活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活动。所以,教育思维的独立存在,完全是特殊的思维主体——教育者及其特殊的思维内容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于思维的内部原理,只能是人类基本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

      一、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三者在解决具体教育问题过程中的统一

      如果你在进行教育科学活动,那么,你就在使用人类的科学思维形式;如果你在进行教育哲学活动,你就在使用人类的哲学思维形式;如果你在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你就在使用人类的艺术思维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维可以理解为人类在教育认识和实践领域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以,搞清楚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内涵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思维是人类理智的一种主要思维形式,其本质是众多规定性的总和。科学思维具有抽象性、确定性、形式性、精密性、简单性、理论性和分析性。其中,抽象性和确定性是两个基本的规定,其他五个规定则是由它们派生的,科学思维是由这两个基本的规定所决定和表征的。科学思维有概念思维、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五种基本方式。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人类精神活动主要是认识,认识包括内容和形式。所以,哲学是对各个知识领域中的知识和一般认识形式的思考。哲学主要包括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大部分。哲学思维是指哲学用以形成和提出上述学说的思维形式。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哲学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性和思辨性这两个规定性。由于哲学思维以精神为对象,所以它的抽象性和科学性思维的抽象性是有区别的。思辨性是说哲学思维与科学观察和实验无关。艺术思维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它的规定性有三点:直观性、灵活性和想象性。教育者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他的思维内容总是围绕着书和人进行的。对书,教育者要进行处理,对人,教育者要进行影响。这里的“处理”和“影响”,都是认识和实践的综合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融合着科学、哲学、艺术、技术,隐藏在活动背后的思维,也是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融合。

      二、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思维路线

      教育思维的路线,是指在思考和解决具体教育问题时所使用的相对固定的路径。教育问题有宏观、微观之分。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育者,所面对的问题是学校内的教育和教学问题。简单地说,教师就是跟两个对象打交道:书本和学生。由此,学校内的教育和教学问题,主要包括对教材知识的教育学处理问题、课堂中的组织和教育问题、与学生的教育性交流和交往问题三种。这三种问题虽然性质不同,但教育者解决这三种问题的路径大致是一致的。概括地讲,可先考虑,后选择。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确定性的选择路径。对教材知识的教育学处理,应充分考虑知识的特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目的,然后确定合适的知识表达或传授方式;课堂中问题的解决,应充分考虑问题的性质、班级的特性,然后预先或及时确定最符合学生利益、最有益于教育教学目的实现的策略和方案;与学生的教育性交流和交往,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性质和教育期望,然后确定合适的时机、地点,以及方法、策略。一个熟练的教育工作者,当他面临教育问题时,“考虑——选择”路径就会自动化地运行,如此保证了教育者的行为始终能具有教育的特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教育者逐渐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实用路径转化为一种习惯。之后,这一路径不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还会在教育者的其他活动中产生影响。从事教育的人,遇事谨慎,三思而后行,一旦认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应该与这一思维路径的作用有关。

      三、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并用

      再生性思维是应用先前获得的知识,直接地而不需要改变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创造性思维是指对个人来说,一个新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以前获得的知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了,但是必须经过改变,以适合这个问题的新要求。教育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两种思维并用的,而且主要是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活动。教育问题,尤其是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它们的解决,尽管要使用教育者先前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但绝对不是先前某种教育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简单、直接运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发生在学校里,主要表现为教材处理问题、课堂问题、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班级经营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可以使用的纯粹的再生性思维。之所以这样,是与教育问题的特性有关。首先,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艺术活动。教育问题解决的障碍,一般不会是认识上的,而是具体操作上的障碍。“道理谁不懂呢?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这种话,我们在学校里可以经常听到。悠久的教育历史,给了教育者足够多的教育认识,但这些认识大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原则。在专制社会里,由于不需尊重学生的权利、人格,教育问题可以用简单化的方法加以解决,教育思维难以派上用场;在民主社会里,由于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必须受到尊重,以往不是问题的问题摆到了教育者面前,教育思维显得重要起来。其次,教育是人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控制和操作的难度是很大的。一切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心理系统积极接受,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教育者合理的期望和并非不正确的操作,不见得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见得能解决满以为可以解决的问题。再次,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整体性的活动,教育问题的解决总是一个“化”的过程。所以,教育者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教育问题的特性,决定了解决教育问题,只能以创造性思维为主,纯粹的再生性思维是解决不了教育问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