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西方国家的投资与非洲的经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安华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战后初期西方国家把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看成是使自己“康复”的希望,因而加大对非洲的投资。非洲各国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的经济。在基础设施、采矿业、加工业和进口替代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这一重大问题上,不仅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值得吸取。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0)06-0097-09

      非洲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十分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战期间的非洲经济已做了相当的研究,撰写了大量论著。但是,对战后初期,即1945-1960年这一段时间的非洲经济却研究甚少。笔者认为,战后初期的非洲经济明显地表现出: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增大了对非洲的投资,另一方面是非洲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考察非洲各国是如何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哪些经验教训?研究这样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

      战后初期,英、法等宗主国和一些非宗主国把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看成是使其“康复”的希望。1948年3月,英国工党政府在它的一份文件《工党的西欧计划》中写道:“西欧本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存在,这是已经完全证明了的,我们对美国供应的依赖性的真正减少,主要是与非洲大陆丰富资源的开发相联系。”[1](p.23)

      法国统治集团也持这种观点。曾任法国驻突尼斯的总督让·蒙写道:“必须开发非洲使它长期与欧洲联系在一起,以便巩固欧洲的阵地。而且,使非洲大陆便于发展。”[2](p.11)“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关心和感情,都不如对非洲那样浓厚。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关系,法国同这个近邻大地联系起来了,正像法国的繁荣和安全靠了欧洲一样,也靠了这个大陆。”[3](p.112)

      1951年,西德的副总理布吕希说:“西德几乎是没有任何殖民地基础,而农业又极为薄弱的唯一国家,这就是它遭到困难的原因。”1957年12月,西德的《军事科学评论》写道:“黑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广大地区——对西方世界军事潜力的意义在于:对于在空战时容易遭受损失的欧洲工业来说,它能够首先成为一个可靠的粮食、原料基地和备用地。”1958年9月,西德总理阿登纳在对意大利记者的谈话中声明说:“我们应该把非洲不发达的国家争取到我们这方面来。”[4](pp.15-17)

      在二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对非洲也是十分重视的,把它放在“全球战略”计划中的重要位置上。这是因为,美国不仅需要非洲丰富的资源,特别是铀、锰等战略原料,而且还要挤进非洲,以巩固、发展自己在这一重要战略要地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把非洲变为抵御前苏联、镇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据地,为他的全球战略服务。

      美、英、法和西德等西方国家对非洲十分重视,“开发”非洲的各种方案、计划,不断地拟订并付诸实施。1945年和1946年,英国颁布“关于发展和提高各殖民地福利”法律,并设立“殖民地开发公司”和“海外粮食公司”,1950年,在英联邦外长会议上通过了旨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科伦坡计划”。1946年4月,法国通过了“关于法兰西及海外领地经济现代化计划”的法律,并设立“计划会议”和“计划总委员会”,专门从事这项工作。1951年西德恢复了前德国的殖民地机构,1952年建立了“海外领地委员会”,1955年,成立了“德国——非洲协会”,1957年2月建立的“西德——不发达国家合作协会”,其主要目的就是开发非洲的自然资源。美国也制定了不少的方案和计划,其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杜鲁门总统提出的“第四点计划”。

      西方国家在战后初期制定和实施的开发非洲的各种方案、计划,主要体现在对非洲投资的增加。

      法国对非洲投资的增加是比较快的。1953年在北非的投资为640亿法郎,1957年增长到890亿法郎;1953年对黑非洲的投资为497亿法郎,1957年增长到640亿法郎。法国对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法语非洲国家,如: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据统计,1953年法国对阿尔及利亚为331亿法郎,1957年增长为411亿法郎;1953年法国对摩洛哥的投资为132亿法郎,1957年增长为189亿法郎;1953年法国对突尼斯投资为121亿法郎,1957年增长到185亿法郎[5](pp.41-43)。

      英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英国政府对非洲的援助(包括赠款和贷款),另一方面是英国私人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据统计,1961年英国对非洲的援助为1.58亿美元,私人直接投资为0.84亿美元。英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非洲的英联邦国家,如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东非的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另外对埃及、苏丹、扎伊尔、刚果和南非也有投资。其中1960年,英国对尼日利亚投资为0.3亿美元,私人直接投资为0.1亿美元;对南非的投资为0.5亿美元,私人直接投资为0.4亿美元;对加纳私人直接投资为0.12亿美元;1960年英国对肯尼亚的投资为0.27亿美元;对坦桑尼亚为0.16亿美元;对马拉维为0.058亿美元[6](pp.360-361)。

      西德也开始对非洲积极投资。1950-1960年,西德对非洲的投资总额高达9.8亿马克,私人直接投资为2.21亿马克。西德在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埃及、利比里亚、突尼斯、坦桑尼亚、苏丹、加蓬、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和南非等国。据统计,1952年至1961年间,西德私人直接投资在埃及为0.18亿马克,阿尔及利亚为0.25亿马克,几内亚为0.24亿马克,利比里亚为0.34亿马克,南非为0.80亿马克[7](pp.18-19)。

      战后初期,对非洲投资最多、增长最快的要算美国。据统计,1945年至1952对非洲援助总额为0.14亿美元,1952年至1961年就增长为17亿美元。二战前的1936年美国私人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为0.73亿美元,到战后的1950年就增长为2.87亿美元,1960年达到9.25亿美元。美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刚果、马拉维、尼日利亚、扎伊尔、加蓬、毛里塔尼亚和南非等国。其中美国对南非的私人投资在1936年为0.55亿美元,1950年就增加为1.40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2.86亿美元。1960年,美国对尼日利亚私人直接投资达到1.2亿美元,对埃及达到2.80亿美元[8](pp.146-14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