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I0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5935 (2000)02—0027—04 何昌淼《水石缘序》曾指出,文学题材、主题的某些主观情意及表现对作品接受效果,至关重要:“从来小说家言,要皆文人学士心有所触,意有所指,借端发挥,以写其磊落光明之慨;其事不奇,其人不奇,其遇不奇,不足以传;即事奇、人奇、遇奇矣,而无幽隽典丽之笔以叙其事,则与盲人所唱七字经无异,又何能供赏鉴?”复仇事件,就应当说是现实生活中饱含奇趣震怖因子的题材富矿,然而倘没有复仇主体在作品结构中挟带的英雄气质与人格魅力,没有相关情节结构所展示的特定文化精神,以及超越于个别具体作品时、地、人、事的主题系统来作为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先在建构,复仇题材隐性主题的发掘升华也难于以“奇”来儆世传扬,取得人们广泛的认同共鸣。 主题学理论认为,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一部具体个别的叙事作品往往由内在的若干个母题组成。弗兰采尔说:“母题这个字所指明的意思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的)单元,它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或故事线索,但它本身却构成了属于内容和形式的成分,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可以通过中心母题(Kernmotive)概括一种浓缩的形式。一般说来,在实际的文学体裁中,几个母题可以组成内容。抒情诗没有实际内容,因此没有这里所说的题材,但一个或几个母题可以构成它主题性的实质”[1] 至于母题与特定题材、人物的联系,也有辨析:“题材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母题则是借助结构而体现的”;“历史人物往往是束缚诗人创作自由的主题性典型,而虚构人物,尤其是神话人物非常适合于母题性典型。……母题性典型往往比主题典型更经常地被作为隐喻使用”[2]。 母题与作品中的情境表现也密不可分。一般认为,母题往往与情境有关,每个特定的情境必定蕴含着一个母题,而主题则与人物有关;母题多呈现客观性,而主题带有的主观色彩较强。 但在传统的伦理型文化模式作用下,复仇主题中的母题在中国古代,因其不同于西方文学中的坏人也可向好人复仇的复杂性,而在伦理文化整合下归结正义复仇的程式(formulae),这种程式结构将母题情境(形势,situations)固定搭配起来,这个情境是复仇观念、情感及行为的组合体,它来自于个体内在的复仇动机。文学作品中的个人经验,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动机”(motives), 于是也有人称主题史为动机史、精神史。因而,一位瑞士文艺理论家的这段论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他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强调: 它(动机)直截了当地变成为童话研究的中心概念。那就是我们越加熟悉各个不同民族的童话,我们就越能观察出,不仅同样的童话作为一个整体到处出现,而且细小的特点也不断重复。它们表现出各种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在各种最不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我们把这些统一性标志为动机。 作为动机遗留下来的东西具有一种值得我们注意的结构上的固定性。它是一个典型的场面,是可以一再重复的。一个素材可能而且将要在本身中隐藏着许多动机,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素材中世代仇恨的家族和孩子们的爱情是一个动机。[3] 如果将这一跨文化视点变成跨地区的,或同一文化圈内跨时代跨文体的,就可以看出,所谓不断重复的多维多层的统一性,又每每存在于像中国统传文学这样渊深积厚的国别文学史中。它在抒情文学作品中集中体现为意象母题,在叙事文本中则主要体现为情节母题,后者当然远不限于童话和民间故事,但其母题动机的屡经重复使得具体作品及相关主题系列带有童话的某些特征,复仇主题即然。它简直如同武侠小说是华人世界成人的童话,而普遍地作为苦难中弱者正义实现的童话。个体内心的动机汇聚积淀为文本表现的某种形式构成规则,内容与形式几乎密不可分,动机的复杂与魅力,也恰恰在这里。由于复仇母题与主体复仇情境的多种方式组合,复仇主题系统呈现出花团锦簇、群芳争艳的壮丽景观。伦理精神使中国古代复仇母题大多带有主题性,它们虽与情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同中有异的复仇程式,却在反映个体复仇动机时,表现着整个主题的稳定性精神动机,因而有时这里的主题、母题、动机与程式便不免极难区分,而只是各自的着眼点有侧重。(注:参见陈鹏翔:《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论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谢天振:《主题学》, 广州:《比较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具体的复仇文本在主题长河中,是按主题系统给定的大致方式来理解和表现其意义价值的生活画面的;其复仇主体、事件与行动过程结局的联系,与带普遍性的内在动机作用至为相关,这个与主题相联系的动机表现在复仇者个人心理和行为虽略有不同,总是显示出复仇逻辑、复仇文化心态的民族性、本质性特征。复仇意识与复仇观念是一个凝聚着情节结构等随机性因素的实体,它的母题与动机是极有凝聚力的。因而,由于恩怨情感在人类全部情感生活中占据的特殊位置和发生频度,复仇又成为众多作品结构情节的内在推动力与母题聚焦。尽管20世纪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法制社会遏止私自复仇,但在文学中,尤其是涉及历史题材的作品里复仇仍是屡写不厌的主题。而对于汉语文学来说,最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武侠小说,更与复仇主题几乎不可或离。对此,多年来海外学者早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