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

作 者:
王鉴 

作者简介:
王鉴 西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多元文化教育即为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并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存在决定了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必然产生。在这里,我们将首次审视这一广阔的领域:通过介绍并讨论校园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及当校园文化与那种大众所声称的并为之服务的文化发生冲突时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检验有关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各种解释。最后通过对凯姆汉姆早期教育方案的评介来提出这样一个事实,即研究如何从校园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努力去面对并处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失败的问题。

      一、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中文化的冲突及跨文化教育的产生。

      在西方国家通常采用这样一种分类系统,即根据教育的社会组织将学校教育从众多的教育类型中分离出来。这种系统是这样分类的:(a)非正规教育;(b)非制度化的正规教育;(c)制度化的正规教育(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指孩子们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学会逐渐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在没有任何时间、地点、人群和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达到这种教育的目的。非制度化的正规教育是这样一个过程:用专门的活动、特定的人群、事先明确并计划好的方式在指明的环境里传播文化信息的一种方式。制度化的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通过职业教师在某一年级授课和能够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年级递进来实行的。它在相对持久的位置产生并对一个广泛范围的信息传播负责。这一正规教育当它在工业和文明社会里得到发展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

      1.它倾向于教授基础广泛的、最基本的技巧,如读、写、算等。

      2.它承担着传播文化信息的明确责任。如人类社会的历史、科学知识、社会准则、公民义务的性质等。在一个多文化社会里,这类文化信息通常与那些支配学校的重要或显著的文明有关。

      3.学校还承担着传播文化标准的重担。在多文化社会里,它通常代表着公众的或占显著地位的文化。这一点并非正式的义务,可它却被教师们看作是不言而喻的责任。

      但是,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那就是教育中不同文化的冲突问题。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受教育的对象往往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这些未成年的儿童在一个多文化的社会里经常会发现正规教育和他的家庭教育之间强调的目标并不一致。确实,这类矛盾在学校的不同方面很可能被发现。这样,当一种模式和另一种模式之间在内容上、过程上有重大不同,或同一模式的不同方面存在差异时,冲突也就随之潜藏。所以,西方国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在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里进行教育采取了一条特殊的标准,即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留有学习当地和地区文化的时间。这并不是要设置什么“乡土教材”。理论上的依据认为,对儿童有意义而且适合他们兴趣的知识并不局限于主流文化的范围,相反,所属亚文化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所有儿童,不论他的文化背景如何,他在获取知识时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方式:他们对所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现象表示相似的想法,他们以同样的过程学习语文,用类似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但有一点十分重要且各有不同,在意识观念中,自己文化的不重视或被轻视直接可以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失败。当学校教育中主导文化下的亚文化或其它文化被忽视的情况下,文化的冲突往往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发生,这就必然导致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产生。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还没有被系统地提出,它只不过是一个假说。然而对于跨文化教育影响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了。在西方由于主体人口的老化和移民的涌入,导致在国立学校中民族、文化、语言、宗教方面少数民族百分比的迅速提高。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国家立法,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多样化,使教育者更加敏感地对待多人种、多语言、多经济文化群体的学生,如移民子女、女生、残疾儿童、穷人、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等。教师应该意识到多种群体学生的多种需求。对于教师来说,不但要记住大部分学生的所属群体,而且应注意一个学生的行为有可能同时受几个群体的影响。虽然所有的学生有可能属于几个不同的群体,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某一群体的身份可能优于其它几个群体,因而未来和现有的教师需要研究类似综合的多元文化教育。还需要对各种文化和民族群体进行专门的研究,例如民族研究、妇女研究和特殊群体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对学校工作必须做出重大改革,使多种群体的每个学生获得在学业上成功的平等机会。这些改革指的是涉及全部学校环境的体制改革过程,这一过程被叫做跨文化教育。

      二、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的解释。

      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它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学生既认同主流文化(普遍文化),又要继承和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这已成为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学生跨文化教育的适应能力集中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成功与否。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关于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释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

      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被认为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失败。这方面有两个基本典型被应用。一个是“文化不足典型”,它假定各种文化的包容如体积各异的容器,大容器包容小容器是理所当然的事,故对一些亚文化采取强迫其丧失文化模式的做法,说透了是一种同化主义。该典型在西方国家已普遍受到了批判。另一个是“文化差异典型”,文化差异的不同种类可以明确的缺乏一致(迭合)来假定,把它当作学校和儿童之间的问题的原因来加以区别。这一假说的内容可分为六个种类,它们是:a、文化的理解和误解;b、动机的形成;c、认知;d、语言;e、班级和教学过程的社会化组织;f、政治争端。作为一种通行的典型,这六个方面已被公认为学校教育中对不同文化教育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检验范围。

      文化的理解和误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