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功能定位说及其意义 近些年来,脑科学的研究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不少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1989年统计,在最近2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仅神经科学家就有15位,他们在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大脑及其神经结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对脑功能定位的研究,他因此而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脑功能定位的观点已经或正在影响着教育研究和实践。 (一)脑功能定位说的主要观点 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就发现,脑分为若干个区,各个区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大脑仅与言语有关的就有四个部位,分别称为言语中枢、书写中枢、听性中枢和视性中枢。这曾通过对脑损伤的部位和造成言语破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到证明。 本世纪60年代,斯佩里等人又对人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即脑左半球管理右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脑右半球管理左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而且,脑的左右半球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脑左半球侧重于抽象思维,如语言、逻辑、数学、分析、判断等,它主要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脑右半球则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关系、艺术、情感等,它主要是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人们把这一理论概括为脑功能定位说。 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及各部位之间之所以能密切地协同活动,是因为两半球间有许多神经纤维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桥梁是胼胝体。胼胝体由近两亿条神经纤维构成,这些神经纤维以极快的速度把信息从一个半球传到另一个半球,因而大脑两个半球能够及时互通情报,密切合作。 对脑功能定位说提供有力佐证的是裂脑人的出现。裂脑人,即被用外科手术切断大脑两半球间胼胝体的人,裂脑人大脑两半球间的联系中断,脑左右半球所担负的不同功能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结果是,大脑两半球都分别仅仅能看、触和活动对侧的身体,并能测出,人脑的各一半,都有其自身的意识思维序列,以及自身的记忆,特别是大脑两半球用根本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即左脑易于用语词思维,而右脑却径直用感性表象思维。 对脑功能定位说提出挑战的是半脑人的出现。半脑人,即用手术摘除大脑一侧半球的人。根据脑功能定位说,半脑人的脑功能必然丧失一半,而实际并非如此。在大脑某侧被切除后,虽然一开始会产生对应的偏废,但会逐渐恢复,并且一些半脑人的整体能力比裂脑人还强。对此现象,有人说成是半脑人向裂脑人挑战。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提得比较多的是脑功能的补偿作用,即大脑两半球不仅在思维整合系统中相互配合、协调,而且在一定条例下相互代替、补偿和衍生出失去的大部分功能。 对脑功能定位说,多数人的观点是,在承认脑功能定位的同时,认为脑功能的定位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大脑两半球功能间存在着分工合作的互补关系,大脑的神奇功能正是这种分工合作的结果。 (二)脑功能定位说的意义 1.对“左脑优势说”的否定 由于人类语言的发展,使得以言语思维为主的左脑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因而出现了“左脑优势说”,以至有人认为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仍然是一个以左脑,也即以言语的思维来取向的时代。现在许多人认为,这种“左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如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模式、交际方式及生活习惯都有利于左脑的发展(如习惯用右手操作、用言语交际等)。在传统的教育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生的逐级选拔过程,都是有利于左脑的。如在教学形式上基本是言语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并且这种讲基本是按言语逻辑思维模式进行的,非言语的意识、直觉的形象思维一般不被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经过严密逻辑推导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推导过程,而观察实物、实验和画图等一般只作为辅助手段,有时甚至被简略。从学生选拔的过程看,一般考察的是看他记住了多少能用语言陈述的知识。这就从很多方面把善于直觉思维型的人排除掉了,或者说原本有着良好右脑思维的人,即使不在教育选拔中被淘汰,也被教育改造成了习惯用左脑思维的人。因而“左脑优势”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造成的。在人类活动中,常常是大脑左半球超负荷运载,而右半球却被闲置着,这就造成了智力发展的不平衡。因而,要开发人的智力,右脑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2.“开发右脑”的提出 根据脑功能定位说,鉴于左右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近年来一些脑科学专家、思维科学专家,以及心理学家、教育家等都加强了对右脑的研究。研究发现,人的右脑不仅记忆容量很大(有人认为,在人脑的信息储存中,形象信息与言语信息的比是1000:1),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左脑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如具体思维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识别能力等方面,右脑都优于左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放在我们眼前一只手,我们马上就能认出它是左手还是右手。这就是右脑的功能,是它感受到的,虽然我们也能用语言来回答是左手或右手,但这只是左脑接受了从右脑来的这个答案。如果让我们用语言描述出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我们就说不清楚。象这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是不能按逻辑程序来解答的。所以象识别一只手这样的简单问题,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计算机都完不成这个任务。因而,有人提出“右脑革命”这个词(认为这是思维方式上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左脑革命”,即文字的出现,第二次是“计算机革命”)。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原来由人来完成的大量技能性、事务性工作,将日益为计算机所代劳,因此,我们应尽快把侧重点转移到发展计算机尚不能代替的那些人的思维方面来。那就是要发展人的直觉能力、全方位思维能力等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要开发右脑。这对于过去那种偏重于左脑言语的、逻辑的思维取向来说,则无异于一场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