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人所共知的俗语。意思是说把刀磨锋利了,砍起柴来速度就快。比喻做任何事情,准备工作做得好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速度。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深知其中的道理,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很注重下“磨刀”的功夫,比如大胆地借鉴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全方位地移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地构建研究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概念体系,等等。真可以说用心良苦、十年磨剑!遗憾的是,近十年来,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正是因为把大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种“磨刀”的功夫上了,而没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砍柴”——研究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个中心问题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十年的教育理论研究仍徘徊在“实质性的教育研究”的门外,只是做了些外围性的准备工作而已,在围绕着解决现实教育问题兜圈子,还没能真正进入“实质性的教育研究”——研究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建立中国本土化的教育理化体系。或者进入了,也只不过是浅尝辄止罢了。“磨刀”过度,“砍柴”不足,甚至把“磨刀”当作“砍柴”,这样的“磨刀”不仅不能提高“砍柴”的功效,反而延误了“砍柴”的时间。这正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表面繁荣、实质空虚、效率低下、众人不满”的症结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反思教育理论研究功效低下的原因,弄清“磨刀缘何误了砍柴工”的问题。 一、把理论基础当基础理论:教育本色的丧失 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领域,对教育领域进行研究必须依赖广泛的理论为基础,但教育领域本身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独立性,解决教育问题最根本的要依赖于教育自己的基础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这种能解决教育问题的、反映教育本色的基础理论。这种教育的基础理论只能从对现实的教育活动的研究中得出,而不能从其他理论基础演绎或类比而来,或者就干脆用其他理论基础来替代。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论研究恰恰如此,致使教育研究丧失了教育的本色,即教育研究中无教育。 1.理论基础的泛化、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的等同,致使教育理论研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非教育研究 诚如教育学创始人夸美纽斯所说:“有关教育问题的讨论因缺乏知识基础使得令人满意的教育理论一直没有出现,并导致教育研究过分依赖于业已形成的那些知识体系——尤其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①建国以来,我们就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并用它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一切问题。在相当一段时期,所谓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教育中的直接延伸和具体化而已。所谓教育理论研究,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在教育领域中活学活用。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复兴及新兴学科的兴起,教育理论研究者更是不断地扩展理论基础。首先是“三论”、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尔后是文化学、人类学、“新三论”等,甚至一些尚不成熟的新兴学科。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新视野、理论基础。我国有影响的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多数都是凭着其头脑敏捷、知识新颖、过人的胆量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透视教育,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新学科的著作,如《教育人类学》、《教育未来学》、《教育信息学》、《教育控制论》、《教育美学》等等,构成了教育理论研究“学科林立、著述迭出”的繁荣景象。可惜的是,这些教育理论的研究著述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反映教育领域特有规律的概念体系。其所谓的教育基本理论只不过是其他学科理论的直接延伸和移植而已。 把几乎所有学科都看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把理论基础泛化为教育的基本理论,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三论研究……,而唯独不是教育理论研究。 2.不研究教育本身,搬运其他学科的成果,教育理论研究的论坛被别的学科所占领 当然,教育理论研究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借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理论架构,对探索和建立教育的基础理论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如果不加批判,不加检验地搬到教育基础理论大厦中来,是有害的。“各种理论都有其特殊适应的对象和背后的基本假设,不当的移植,可能会误用其建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的适切性。”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它不仅区别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具有相对性,同时也有自身内在的历史继承性。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概念体系,归根到底只能从研究教育事实中产生。如果我们不把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问题之中,深入“教育”这个黑箱内部探寻其自身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构造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理论,而是一味地信手拈来其他学科的理论,教育学理论愈成为“综合教育学”或“多学科的应用科学”,亦即成为各学科的“殖民地”。③正是因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措意于从教育本身,而是从其他学科移植理论来构建教育基础理论导致非教育专业出身的理论工作者易于涉足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并成为理论权威。因为他们的哲学功底、社会学等其他专业的知识远比教育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深厚,他们更能轻车熟路地从这些领域移植理论到教育中来。在这种视教育为“黑箱”的教育理论研究上,他们更是左右逢源,更有理论优势。有人对《教育研究》的作者群和引文做过分析后得出结论,有相当多的一批哲学界、经济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理论家成为教育理论论坛上的权威人物,④且有压过专业教育理论研究权威之势。但可以肯定教育研究只是他们的副业而已。教育理论界的圈内人都知道,现在教育理论界有点名气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学外语的搞比较教育出名,学理科的搞教育研究方法论而出名,学哲学的搞教育基本理论出名。的确,“外来户”的到来给教育理论研究增添了血液,注入了活力,开阔了视野。但也不得不承认,确有一部分非教育专业的门外汉,在别的专业感到没出路,看准了教育理论研究的这种“移植性”和“黑箱性”的特点来寻找人生出路的,他们不研究教育本身,只是作了些移植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