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教育的一个共同主题

——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

作 者: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展望跨世纪的教育,不论全球的,还是西方的,或是东方和中国的,都面临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帮助年轻一代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

      一、“生存”与“关心”--共同的主题

      要了解“生存”与“关心”如何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就须考察其产生背景,包括全球、西方、我国三个视角的背景。

      首先来看全球背景。早在本世纪70年代初,国际教育舆论界就认为:全球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决定着每个人都非“学会生存”不可。正面影响如科技知识爆炸性增长、现代化生产结构激剧变换、劳动力市场频繁波动,致使每个人都面临终生学习以应付生存的挑战。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严遭破坏、能源近于枯竭、核毁灭朝夕莫测、南北贫富日益悬殊、社会分化明显加剧,加之人口超经济增长,这一切,严重地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因此“学会生存”成了性命攸关的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编著并出版了它的具有全球反响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该书的基本设想是:通过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实施终生教育,以使每个人有机会“终生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获得生存技能,并“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作为各种角色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即获得个性充分发展,此即“学会生存”的含义。①至此(1972年),“学会生存”的概念明确提了出来。

      可是此后发现,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和终生教育以及终生学习,是一远非能一举实现的巨大工程,尤为重要的是,在“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和“人的日臻完善”内涵中,仅有生存技能和个性发展,而未包括关心社会和全球的品质的内容,只是强调消极地适应生存环境,而非积极地关心生存环境的改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显然既不足以使每个人摆脱生存危机,更不足以使整个“地球村”免于毁灭。正是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底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上,把会议报告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关心什么?概括起来就是: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主题词是“关心”。这样,继70年代初提出“学会生存”之后,到80、90年代之交又并列以“学会关心”。

      如果把视线从全球性背景移向西方各国的局部性背景,便会发现,当前西方教育界面临一个特殊危机,就是被个人利己主义冲击得一筹莫展。例如美国一教改报告披露说:“二次大战以来膨胀的个人主义传统变得越来越强,而个人(处)在社会中的这一传统越来越弱,失去了内聚的共性意识”。②又说:“今天的学生被人称为‘自我的一代’,只顾及个人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诱惑也在侵袭着他们”。③日本《产经新闻》署名文章借题评论道:“个人主义正在起消极作用,它使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变得日益淡薄”。④英国新近出版的《富裕带来的麻烦》一书,把西方社会一切弊端的“罪魁祸首”归结为“竞争性的个人主义”,认为这种个人主义与“越来越私有化的制度”一起,促使朝着充满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重的分歧的方向发展。⑤“关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们则感慨万分地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已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恢复具有早期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已势在必需”。⑥面对以上个人利己主义无情冲击的严峻背景,西方各国不得不采取一种异乎寻常的教育导向,即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倡关心价值观。例如美国一教改报告强调:“对共性的主张必须予以充分肯定。所谓共性,我们是指……帮助学生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发展一种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发现作为个人的他们如何能够为他们自己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大社会做出贡献”。⑦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戴维·哈格里夫斯发表教改意见说:“所有学校都应该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社会粘合剂”。⑧英国主管部门早已推出《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方案》,并据此编了一部名曰《学会关心》的教师参考书,旨在加强“关心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自70年代初以来至今,在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的正负面影响下,首先产生了“学会生存”概念,随后出现了“学会关心”概念,而在西方各国的个人利己主义冲击下,继而补充进了一种教育导向,即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倡关心价值观,这样,“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就被公认为全球和西方21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

      那末这个主题是否也适用于我们中国呢?同样适用。事实是:上述全球背景中提到的一些制约因素,即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在我国同样存在;上述西方背景中提到的个人利己主义冲击,我国也同样存在--其原因之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子的加大,西方利己主义价值观也涌进了国门。此外,我国还有若干特殊背景,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同步改革,市场竞争原则制约着每个人的生存竞争,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进了道德意识领域,从而冲击着人们的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其他非公有制为补充,加之我们还实行“一国两制”,这就必然加剧两种所有制、两种社会制度以及每个人之间的生存竞争,其中的非公有制和非社会主义制度部分也必然成为产生个人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土壤,从而冲击关心价值观和无私奉献观。可见,“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同样是我国21世纪教育面临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表明,在如何理解“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这个问题上,存在“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论。在西方,多从个人本位的角度理解“学会生存”,而我们,则应从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三者结合的角度理解之,就是说,我们应把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同时,我们也应从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三者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学会关心”,就是说,我们应把关心自我、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民族、关心国家、关心人类联系起来考虑。并且我们还应看到:唯有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并把“学会生存”建立在“学会关心”的导向基础上,协调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全球本位,建立三位一体的价值观理论体系,才能借以实际解决21世纪面临的共同主题。而在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建成之前,完全有必要借鉴东方文化传统中的关心价值观,甚至共产党人坚持的无私奉献观。

      二、东方传统的关心价值观和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观

      令我们东方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全球和西方人探寻如何培养关心价值、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感之时,他们悟到了东方关心价值观的可贵。例如有人既满怀伤感又充满信心地指出:“许多民族文化本身就有提倡关心的价值观……包括关心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土地。由于我们缺乏关心和尊重,这些优良的民族传统已丧失了许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包括使人类在21世纪变得更加关心的有关问题”。⑨并且还发人深思地忠告道:“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是很宝贵的,希望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抛弃它们”。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