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这里,主要指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在社会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或者说,它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还是积极的主体?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从理论上看,它涉及到对学校的功能、性质、社会地位、及其结构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从现实上看,不同学校在获得各种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它们在获取资源上的种种行为方式,以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说、褒贬等,都已形成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挑战,本文认为,通过改革,学校已经由过去单纯接受配置的、消极被动的受体,变成了具有一定自主权,能够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这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是,在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中,学校与其他配置主体的行为取向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也具有自身的功能性特征。同时,它必然会较大地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教育本身的结构,并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 一 学校由教育资源配置中消极无为的地位变为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这是以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资源交换机制的现实变化为社会基础的。 首先,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促进了这一变化。不待言,在改革前高度重合的总体性社会中,尤其是在以行政整合为主导的社会与教育结构中,学校的地位只是一种附在国家行政机器上的“部件”,具有十分强烈的“隶属”色彩。正如人们常说的“委属”、“部属”、“省属”一样,学校本身并不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和结构要素。也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学校获得了它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各种资源,包括经费的拨给,师资的配备,生员的招收,基建的实施,以及各种其他资源。也正是由于这种隶属关系,学校成为了几乎完全依附于,或者说受制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物”。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作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受体”,及其消极无为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属于情理之中的事。由此,学校只能是作为一种责任主体,而不是权利主体,其功能与职责只是如何有效地处置给定的各种教育资源。这样,学校的整个动力机制受到了相当大的压抑和限制。 改革10多年来,尤其是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的社会地位经由整个教育结构的分化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重要表现之一便在于学校获得了日益增大的自主权。过去的“隶属”意识和关系也正在不断地淡化。《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上,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无疑,这样一种变化极大地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但是,它相应地也给学校增加了压力和责任。因为,在一个比较完善的体制中,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必定是对等的。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学校本身将对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学校有了更大的自由,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它将承担同样大的风险。由此可以说,学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已经被推上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资源交换方式的变化,也使学校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具有了现实的可能与条件。在改革以前的计划体制中,政府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实际占有了全部的资源,包括教育资源。社会中各种资源的交换方式主要是各个部门通过政府的枢纽而进行的间接交换。也就是说,各个部门本身并不实际占有资源,它们之间也不能发生实际的资源交换,而都由政府进行按计划的统一“中转”、分配和划拨。学校和各类教育资源的流动与交换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即便有主动配置教育资源的愿望,也缺乏实际占有的资源和适当的途径参与社会交换。因此,学校只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培养目标、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教学任务,以及严格规定的学制,靠着与上述紧密挂钩的各类教育经费的配给而存在和运行。改革前学校与社会中各个部门虽也存在着各种互动关系,如合作,承担各种项目等,但这不是现实的资源交换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友谊”而已。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资源完全由国家独占的现象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正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提供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重要源泉。这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权力的分化,即除国家之外,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都可以依法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另一方面表现为即使是公办学校,其本身对拥有的教育资源的处置和运用也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权。这样,某些教育资源的流动和交换,往往是平行地、直接地通过市场的中介实现的。由此学校可以,也有条件凭借这种资源交换方式的变化实现自身配置教育资源的职能。 总之,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之一,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和现实的要求。 二 应该清楚地看到,学校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主体之一,与社会上其他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作为取向和特点是不同的。尽管它也要受市场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但这一调节在学校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质言之,学校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教学、科研等活动,以及自身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吸引更多的教育资源、参与教育资源的配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取向 一所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中的地位,与其办学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质量,包括教学、科研的质量,人材培养的质量等,是学校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取向。 首先,从市场的角度看,人们在考虑和选择教育资源的投入及其方向时,质量是第一位的标准和尺度。谁也不希望接受一种不合格或低水准的教育,甚至可以说,人们往往愿意花较多的投入而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样一种思路和逻辑与市场中的经济行为是同样的。也正是由于这样,不少人宁可放弃免费的义务教育,付出大量经费送孩子到名牌学校就读;有些人则是避近趋远,拼命往高质量的学校挤,重点学校更是成为求学者梦寐以求的地方。尤其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在人们的选择中具有了更高的“身价”。更重要的是,由于教育本身的社会选择功能,以及在这一交换中投资者的回报预期具有多重性,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功利,办学质量这一法码在人们心中的份量更是非同一般。因此,学校能否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质量不能不是第一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