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饶从满,东北师大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张德伟,东北师大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以创建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为主旨,主张道德教学应该以培养个体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动方式之基准的道德性而非具体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而培养道德性,只要在道德教学中以真实的人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并且认为,如此即可培养出本人能够接受、社会也能够承认的判断基准和行动基准。道德实践也正是从这里自发地产生。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7469(2000)05—0022—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充实和改善道德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背景,主要有三:一是以成熟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典型象征的日本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全面转型使日本意识到道德教育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进行相应的充实和改善;二是以欺侮,校内暴力和拒绝登校等为主要表现的教育荒废现象的愈演愈烈,迫使日本通过加强和改善道德教育来收拾局面;三是中小学现场中道德教育没有充分地进行这一状况也增强了日本充实和改善道德教育的紧迫感。

      在这一充实和改善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日本的道德教育界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道德教育和教学论,其壮观景象大有与1958年道德课设立之后一段时间里道德教学研究的热潮相比之势。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统合性道德教育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等就是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和教学论。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是由曾任日本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课程调查官、视学官,现任日本大妻女子大学教授的金井肇博士提出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特点在于,它以创建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为主旨,强调明确培养道德性的原理的重要性,主张在道德教学中要以真实的人性为基础,让学生思考其与价值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于价值重要性的自觉。总体来说,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本体性原理,即主要从道德教学目标解析入手,在明确道德性的结构基础上,提出培养道德性的基本原理;二是方法性原理,即主要揭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的具体程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主要就其本体性原理作以述评。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创建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

      战后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在1958年道德课设立之前,是在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下进行的,而在1958年道德课设置之后则是在特设道德教育体制下展开的。所谓特设道德教育体制,其原则是一方面坚持全面主义思想,即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以道德课为核心,并通过它对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然而,从1958年道德课设置以来的发展来看,全面主义原则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和研究主要是以道德课教学为中心来展开的。而且道德课的教学也逐步朝着学科教学的方向发展,以教师为中心,以资料为中心,按照导入——展开——终结的教学程序进行实施。[1]

      有关调查表明,战后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许多学生反映道德课枯燥无味,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种情况随着年级的上升越来越突出和明显。而许多学校和老师最感到头疼的问题就是,道德教学易走向表面化,学生不积极参与和知行不能统一等。[2]当学生觉得道德课索然无味时, 自然不会积极地配合教学,教师也就会产生自我乏能感;相反,当学生积极投入到道德课学习时,教师就会感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也就能带着自我效能感积极投入到道德教学中去。一位小学老师给金井先生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多年从事道德教学,并且开展研究活动,但是,教学一点也不愉快。一看到孩子们也感到索然无味的表情,心中就常常产生为什么必须要上这门课的疑问。”[3](p.7)学生感到枯燥,老师也觉得无味和困惑的道德教学,就是效度严重缺损的道德教学。

      难道道德教学原本就对儿童来说是苍白无趣,因而无论如何钻研也是无济于事的吗?对此,金井基于包括自身教育实践在内的有关事实确信,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是完全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使道德教学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呢?

      金井指出,改善道德教学大体上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钻研教学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的模式、资料呈现的方法、提问的方式以及板书的格式等方面动脑筋,下工夫,激发儿童的兴趣,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把握培养道德性的原理,从中找出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的心灵衔接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教学,即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道德教学。金井认为,在明确这两个途径之间的差异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可以创建优秀的教学。[3](p.9)

      那么这两个途径各有什么优势呢?金井从兴趣的特质及其激发机制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产生兴趣时,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像某些相声那样产生于表现方式等的趣味,这种趣味通常只是即时、即地的趣味。二是建立于明确事物本质基础上的趣味。比如,就像科学真理引起我们的兴趣那样,满足人的知识欲求的情况就属一例。此外,在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中日常没有在意或未予注意的事,被人一提起马上就发现这原来就是在眼前的事,从而产生原来确实如此、委实重要的感觉和感受的情况也属此类。在明确事物本质基础上的趣味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充实感。[3](pp.9—11)

      有调查显示,学生作为道德课愉快有趣的理由或原因举出最多的就是“因为能够发现以往未曾察觉的重要事物,并为之所感动”(小学生48.1%,初中生34.9%)。虽然举出“因为老师以各种各样的方法使道德课愉快有趣”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小学生43.2%,初中生26.4%),但是,在小学生感觉道德课愉快有趣的理由中只排在第3位, 在初中生那里只排在第5位。[3](p.10)由此可见,学生对更本质性的东西,亦即对加深自己的价值自觉的事,感到由衷的愉快有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