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面临的伦理难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海平: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 邮编:210096

原文出处:
河北学刊

内容提要:

新世纪中国教育要真正体现新面貌,就必须对以往我们所遵循的教育伦理理念进行重新思考。文章认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教育伦理难题,主要集中在三大类问题上:民主化进程中的教育权威问题;市场社会中的教师地位问题;多元文化中教师的自我实现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教育既有异常丰富和精深的教育伦理的文化资源和理论资源,又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然而,真正的教育精神又总是受到短视的利益追求和功能至上的实用理性的挑战。当教育与一定的权力位置联系时,中国历史上为选拔封建官吏而实行的科举制度实际上使教育异化为一种敌视人性的统治工具,它延续了1300年之久;而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又与一定的就业机会相联系,这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应试教育的奇观:每年都有几千万考生拥挤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学生的成绩成了评价一切的标准,它既是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数,又是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用数字来评定学习成绩,用百分比来测量学校的办学水平,这样一种量化方式只能使得初等教育走向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的歧路。而高等教育也没有从这种“量化”评价标准中解脱出来。

      我们一方面要正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伦理取得的成就,它举办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他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另一方面,也要正视我国教育伦理理念存在的不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规范、德性、价值导向等方面往往受到了一种左的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这使得教育标准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特别是基层民主)在加速发展,而对外开放也使中国已经开始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在一种全球一体化中,文化本身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中国现代教育真正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面貌,就必须对我们以往所遵循的教育伦理理念进行重新思考。我们认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教育伦理难题,主要集中在下述三大类问题上:民主化进程中的教育权威问题;市场社会中的教师地位问题;多元文化中教师的自我实现问题。

      一、民主化进程中的教育权威

      自五四运动引进“德”“赛”二先生以来,科学和民主就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该说,建国50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的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得到了发展。旧式学校教育“消磨个性”“灭掉灵性”的局面得到了改观。我国教育伦理一直强调教育的人性关怀,尤其是重视拓展教育价值的未来视野、生命潜能和社会底蕴,注重教育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另外在教育权问题上也体现了一种制度性正义原理,强调教育德性和教育责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回顾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教育一直到今天仍然面临着处理教育民主与教育权威的矛盾问题。教育民主化进程是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紧密相关的,两者都在现代性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展开自身。对一个民族而言,要实现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使得那种以日常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权威面临解体,而与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权威又没能建立起来,这使得教育面临教育权威失落的危机。与这种危机相联的最典型的事件是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丧失了教育权威。

      显然,教育生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势所趋,与这种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的教育权威要求新的教育权作为其支撑,要求对教育角色重新作出诠释,要求教育责任和教育德性建立在中国现代化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之中。这意味着,当“教育—伦理”生态在一种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中发生结构重组时,旧有的教育权威便不再具备伦理正当性。特别地说来,在传统权威、家庭宗法势力、地域性教育权力、灌输式教育形式、单纯依靠教师的教育角色获得教育权威的地方,也往往是教育生活缺乏教育民主的地方,它不可能使学生的个性自由、独创力、灵活性和健全人格获得真正的成长。这样一来,在民主化进程中教育权威如何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伦理难题。

      教育权威失序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封建专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遇到的现象。中国几千年形成了一个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大学之道”为纲领,以万世师表孔子为“至圣”,以私塾教育和科举取士为途径,以“四书五经”为真理的教育权威体系。这是一个完全抹杀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潜能发展的教育权威体系。教育的功能只是为封建统治的伦理政治服务。这样一种严重排拒教育民主的教育权威体系,在五四运动后受到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彻底批判。

      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来说,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在今天正在变成现实。教育生活的民主化成为新中国教育体制一个异常鲜明的特征。然而,传统的惯性仍然是非常强大的。随着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展开,当前中国教育权威处于一种转型时期的失序状态。概括地说,它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传统式的教育权威失效,儒家思想和儒家式的那种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失去了教育权威的作用,它已经不再有效;其二,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尤其是经历了左的错误思想的长期禁锢后,用一种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方式树立起来的教育权威与教育民主化的现代社会进程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的状态,教育权威在一种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处境下面临着“同一性”力量丧失的危机,这是当前中国教育实践中教育权威失范的重要表征;其三,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即是人们原有的那种对教育价值的终极追求,对教育之善的终极关怀的失落,教育沾染了一种短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弊端,在教育领域和教育生活中“一切向钱看”、“重利轻义”、“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做法和思想开始抬头,有些教育共同体甚至用“商品化的教育权威”代替“理想的教育权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