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集体的建设与个体创造性的培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理论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创造性与个体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它源于拉丁文,意即前所未有的生产、创建。目前教育与心理学界对创造性尚未有一致定义,大致认为它是一种提供独创新颖的,并且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产品的综合能力或倾向。创造性主要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创造活动的效率及其任务的顺利完成。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所以必须全面推动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内涵式转变。创新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现实途径,代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范式,十分突显个体创造性的养成。从教育观上,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终身化大教育体系,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从目标及价值取向上,应体现创造性潜能的有意识开发与创造人格的培养;并谋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和谐;从教学环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一方面实现课程教材的优化调整,丰富课程门类(如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教材内容;另一方面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创新,包括师、生、方法、手段等教学要素的创新,表现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角色转换,向创新型教师转变,进一步确立主体人性的“学生观”,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创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物理、心理);增强教学互动性及情感交流,扩展学生自由表达空间;新式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创造性教学策略,模式的引入。

      总之,个体创造性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必须以创新理念为指引,通过教师创造性教学等外因唤起其内在创造意识的觉醒。同时,我们不能仅把创造性理解为教师或学生个人的能力而将其归入个性心理探讨领域,创造是集体力量运动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所以在探讨个体创造性培养的过程中,创造型集体的创建不容忽视。

      二、对创造型集体的重要性认识

      学生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群体,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融合,体现统一,团结的特征。班集体的性质,氛围极大地影响个体接受教育的效果。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的实施,个体创造性的培养,客观上要求创造型集体的建设。所谓创造型集体,是一种提倡班内成员创造行为的相互认可、启发,创造价值的承认,有着良好的利于创造的舆论与规范的新型集体。首先它具有一般良好集体的共性特征,如完善的组织管理,共同的道德信念,尊崇知识、积极向上的学风,团结互爱的情感基础等。创造型集体的突出特征表现在:

      1.民主、创新性教师的组织引导。这是创造型集体的灵魂,是个体创造性存在的前提。

      2.自我需要的适当性。集体成员能最大限的克制利己主义,而以集体利益为重。

      3.真诚、平等、频繁的行为互动与情感交流。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开放,有更多的接触、合作机会。

      4.允许“不同见解者”存在。集体氛围充满高度的理解与接受性,同时有趋向创造性的榜样,宽容、帮助后进者的良好风气。

      5.集体内部冲突集体解决,教师较少以权威角色干涉。

      爱因斯坦说过,假如你我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是每人一个,而假如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得到两种思想。许多教学实验已证明,创造力高的学生在一起,能提供较多的创造机会,促进各自创造性的发展,并带动那些“思维懈怠者”。具体说来,创造型集体为个体创造提供以下积极因素;诱发创造的情境与鼓励创造的机会;成功创造的榜样;自由创造的心理安全;创造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体验。显然,创造型集体为个体提供了创造性培养的先决条件,又反过来拓展和激发了个体创造性。

      然而综观现有的理论研究加之本人的实际调查体验,目前对集体在创造性培养中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普遍的多从孤立的个体视角进行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集体缺乏有意识的协调建设,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如成员间对创造性认识不一致,“成绩好才是硬道理”、“创造就是出风头”等观念影响了同学关系;片面强调个体创造,导致集体组织纪律性差,凝聚力下降;出现集体角色地位危机,表现好的有心理压力,表现差的导致自卑甚至对抗行为的发生。无疑,不良的集体影响将弱化创造性教育的实效。

      三、共同建设创造型集体

      创造型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甚至社会力量。当然教师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他应该做到:

      1.科学规划、选配班干部。不唯学习成绩为标准,根据对学生的个性了解各尽其职,并实行定期轮换,增强每个成员的组织能力,责任感与独创意识,学会关心他人。

      2.引导正确的道德舆论。有意识纠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等传统文化对创造的消极影响,激发创造热情,提高创新的勇气和胆魄,正视权威与失败。

      3.创造性的教学。教学中采用创新策略、模式,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可模仿奥斯本的“脑轰法”,多开展集体讨论,自由发表见解,并注意发散提问,多向求解,延迟评价等方法的运用。

      4.成为创造型集体的一员。民主、愉悦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型集体建设的前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罗杰斯语),同时争取尽可能的公平、不偏爱、不歧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