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3/57.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0)03—0020—04 1991年,在提高各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的背景下,美国全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请求国家研究院(NRC )协同努力为美国科学教育设计一个“国家标准”。 国家研究院在1991 至1995年间数易其稿, 终于在1996 年正式出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NSES)。这个文件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2061计划”(1990)、全国科学教师协会的“中学科学的范围、程序和协调方案”(1992)并称为美国90年代三个国家级科学教育改革方案。作为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研究、学习这一重要文献对我国理科课程和教学改革将大有裨益。 一、“国家标准”的主要特征 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文件中,作者指出,“国家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产生关于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的理念以及科学教育的标准。他们认为,“标准”建立起来之后,理念才能变为现实。这些“标准”包括: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标准、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教学内容标准、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育体制标准。 通览“国家标准”,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对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即教育平等原则贯穿整个文件; 2)强调理解, 即学生必须全面理解学习材料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事实或步骤; 3 )建议发展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关于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基本知识; 4)包括内容标准、教学标准、职业发展标准和评价标准等, 即对“标准”的定义不限于学生的学习内容; 5)强调内容而不是课程,即文件并不规定教学内容的顺序、 结构和组织。课程决策由各州和地方学区决定; 6)建议采用综合、集中和连贯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教育。 “国家标准”由国家研究院负责牵头设计,参加人员包括科学家、教育家和科学教师等专业团体的人士,因此,它反映了各领域的专家对“学生应该了解什么、应该理解什么、应该能做什么”的一致看法。同时,“国家标准”吸收了现代科学教学的研究成果,从而使之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案只是目标意义的“标准”,它的实际效果只有当这些“标准”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后方能知晓。所以,“国家标准”与通常意义上的课程标准或课程计划是不一样的。国家研究院的科学、数学和工程学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拜比(R.Bybee )等人把这种改革方案称作“以标准为基础的”(Standards—based)教育改革。 二、“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战略框架 发展“国家标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然而,“标准”建立起来之后并非立刻影响教育政策和教学实际。拜比等人认为,若要在一个教育系统里发生持续而有意义的变化,还需要很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般说来,系统越大(譬如一个国家)越要进行更多的协调行动。为此,他们提出了“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战略框架。这个战略框架由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 传播:使人了解“标准”; 解释:加强有关人员和组织对“标准”的理解和支持; 实施:改变教学方针、教材和教学方法; 评价:监督、调整教学方针、教材和教学方法; 修改:改善“标准”的有效性,提高“标准”的影响力。 “传播”包括在教育政策制定者、教材设计者和教师中宣传“标准”的意图和内容。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标准”?为什么需要这些“标准”?如何使用“标准”来改变教学方针和教学实际?“解释”的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标准”的理解和支持。包括详细的分析、对话以及对现行的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是其主要的目的。“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改变现行的教学方针、教材和教学方法使之与“标准”相符,包括修订课程和教材内容、安排教师进修、形成新的评价方式等。“评价”阶段的重点是收集有关信息,监督、调整“标准”的落实情况。从对新的方针、教材和教学的评价中得到的信息可反馈到“标准”的设计者那里,以便对初始的文件进行修改、补充。 各个部分之间有一个逻辑顺序:在通过解释活动使人们深入理解“标准”之前,有必要让人们了解它;没有理解的实施只能产生机械的、浅层的或临时的变化,极端的情况可能会对改革浅偿辄止、轻易放弃,因此,有效的实施需建立在解释的基础上。同样,若不是根据评价的信息进行修订可能会改变“标准”的初始目的,各个部分也是相互交织的。例如,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增强对“标准”的理解,实施也可使人们对“标准”产生新的或更深入的解释。评价和修订则同时与几个部分相关。因此,整个战略框架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1 “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各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组织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可分成4 个门类:政策、教材、教学和大众。每个门类的人员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