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时代”,我们只要按照自然的秩序循规蹈矩,即能保障有基本的收获;“工业时代”的进步逻辑则是大规模地复制;而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创造”的价值日益凸显。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人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 做为人类最高形式的心理功能——创造力的心理构成因素决不是单一的,它包含很多复杂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智力决不是创造力的唯一构成成分,甚至也很难说智力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构成成分。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构成成分。譬如,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独立性和自信心,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辐合性和发散性特征等,都是一个具有较高创造力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心理与人格品质。(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0 页)( 注: Husen T,Postlethwaite T N(eds).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studies,Pergamon Press,2nd ed,UK,1994,2:1176~1183)(注:Rothenberg A,Hausman C R(eds) .Thecreativity queation,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NorthCarolina,1976.)人的创造性与智力之间的这种关系表明,一种能够有效地培养人的创造性的教育,决不能仅仅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不能把知识教学做为教育工作的阈限。也就是说,仅仅教给学生某种知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种知识,并不能保障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种知识,更无法保证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新的知识或新的产品。 人的创造力不仅包含内在心理上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而且还受到外在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果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有过于强烈的舆论压力, 或者如教师、 父母等一些与之有关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有过度的控制倾向,无疑都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就不能把目光仅仅盯着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生活,注意引导和发挥社会生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引导和安排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尽量给学生安排最大的自主活动空间,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给他们的创造性留出充分发展的余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给个人留下一定的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对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很多具有较高创造力的个体都有独立自主、较少交际等个性特征。我们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现在大多都很重视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以期增进独生子女的人际兼容性。这本身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对独生子女来说,除了人际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外,还往往由于家长的过多呵护,以及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空间拥挤,致使普遍存在个人独处的空间不足的问题,这对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素。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既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际兼容性,也要努力给学生创造独处的空间,给他们更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虽然理性的成分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学过程本身并非只局限于纯粹的理性世界,实际上其中也存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理性因素,它们对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心理学界对创造力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很多人都认为创造力具有一定目的指向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新认识或新事物的能力。除了新颖性和有价值等特征外,有目的或有意性是创造性活动的另一重要特性。由于某种盲目的活动偶然产生的新颖结果,即使它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很难称之为创造。日常生活对人的教育作用往往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等特性,所以,虽然它在非理性因素方面常优于学校教学,但在目的性和自觉性方面却比不上学校教学。学校教学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较之一般社会生活更具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做为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其效率亦非一般社会生活可以比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优势,灵活运用有效的现代训练方法,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也正是由于现代学校教育可以在人的创造性的培养过程中发挥这些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不断改进学校教育,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 现代教育的根本缺陷 现代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面对即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现代教育已显露出很多亟待改革的弊端。 首先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知识中心主义对人的发展的片面影响。(注: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新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17~29页)从一定意义上讲, 现代学校教育产生于经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加速度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确立的时代。F·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 恰好概括表达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效率的知识教学正是现代学校教育最为擅长的,现代学校教育至今最为关心的仍然是知识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仍然把让学生“知道”某种“知识”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的一大局限,便是常常把学生的“知道”当做教育的目的,并不关心或者至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能否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知道”了的知识,更不用说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道”的“知识”。现代学校教育以知识教学为中心本身并非一个致命错误,但一旦这种倾向演变成“知识中心主义”,其对人的发展的片面影响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加以避免。因为,“知识中心”一旦成为一种“主义”,“知道”不仅在一般的知识教学中,而且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就成了某种目标或阈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