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吗?

——日本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曲恒昌 北京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教授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战后以来,日本的教育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继续发展,但经济却呈现零增长。原因何在?本文试回答这一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标榜“科教兴国”、“教育兴邦”,几乎人人都将教育视为一种生产性投资的今天,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不合常理的问题呢?

      事实上,这一问题并不奇怪:早在70年代,西方的一些激进学派的学者,就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大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地位平等等事实,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并依据“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以及国家教育决策失误等予以解释。其主要论据是,教育主要是一种筛选、分层的工具;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将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或主要是将人变为社会化人的工具,而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教育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在80年代以前,教育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例证似乎只能在发展中国家找到;至于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战后教育的迅速扩展和提高,是其经济增长的基石。特别是日本,更被各国专家学者视为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典范,有关论著层出不穷,对“日本经济神话”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而90年代以来,尽管继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中第二个迈进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日本,高等教育仍继续快速发展,但其经济为什么却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呢?难道教育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连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适用了吗?

      二、两个时期,两种现象

      众所周知,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通过教育,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生产技能、分配技能、管理技能提高了,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人数越多,质量越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大。质量高低是相比较而言的,通常包含两个层次的比较,一是同一教育层次的人相比,例如,初中生与初中生比,高中生与高中生比,那些知识技能含量高的,质量就更高些;二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相比,例如,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专科生与高中生相比,大学本科与专科生相比,等等。人们通常认为,前者高于后者,因为前者的资本含量即凝结在他们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后者更多。因此,教育经济学家认定,高层次学生的质量更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舒尔茨等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简言之,经济增长速度与受教育者人数和层次呈正相关。这一结论对80年代以前的日本确实是非常适用的。

      日本极为重视教育。战后初期,它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教育投入,只用几年时间便于1949年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由于日本在1955年经济起飞前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毕业生人数变化缓慢,且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比例也很小,因此在探讨日本教育的经济功能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定数,不再加以考虑,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高中阶段以后,特别是高等教育上。

      在80年代前,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相当明显的。请看以下数据。

      1955年至1970年,日本高中在校生从259.2万增至423.2 万, 增加63.3%,高等学校在校生从60.1万增至168.5万,增加180.4%;1960年至1970年,国民经济实际年增长率高达10.9%。(注:由于50年代末的高中生到60年代才参与经济活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故此处统计时将高中生提前到1955年。)

      1970年至1980年,高中在校生从423.2万增至462.2万,增加9.2 %,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68.5万增至222.4万,增长32.0%;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5%。

      1980年至1990年,高中在校生从462.2万增至562.3万,增长21.6%,高校在校生从222.3万增至263.2万,增长18.4%;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为4.1%。 (注:以上经济增长数据取自《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校生数据取自日本《文部统计要览》,1998年版。)

      上述统计数据清楚表明,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国民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日本经济始终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尽管70年代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然而,90年代以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不复存在了。90年代后,日本已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其毕业生进入各类高等学校的比例大为增加,目前已超过50%,因此,在考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定数,不再单独列出,仅仅考察高等教育即可。

      1990年至1997年,日本高等学校在校生从263.2万增至310.3万,增长17.9%,平均年增长率为4.34%,远远超过八十年代的3.03%。但是,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几乎为零,1997年和1998年竟连续两年为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0.7%和-2.6%。

      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这种“正”“负”关系,用图表展示也十分鲜明。假定三个高中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于一个高校学生,即三个高中毕业生折合成一个高校生。由此,我们将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化为全部高校在校生当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用下图展示:

      

      尽管以这种方式表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似乎过于简单化,但在90年代以前,它基本上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及其大致走向,但九十年代后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却消失了。

相关文章: